等到桃夭夭走出沙漠的時候,已經是秋天了。
他一直記得,要往東走。
一路上,小桃樹也遇見過其他生靈。
有帶著武器、劫掠凡人的山匪,見人來了就砍,身上充滿了冤孽的陰影。
有不惜犧牲自己、救助凡人的妖族,時常與凡人住在一起,仿若一家人,身上功德滿滿。
有殘害妖靈、冥頑不靈的魔族,目的卻是為了救自己的至親。
還有善待魔靈、厭惡妖族的鬼族,與魔族親如一家,遇到小桃樹時卻極為不喜,只因為他身上沒有煞氣,不是同類。
有的時候,桃夭夭會出手相助,盡可能幫助他想要幫助的生靈。
有的時候,他又打不過,會被欺負。
不過,打不過的時候,山河護靈圖就會及時出來幫他,把想要欺負他的人嚇跑。
每每遇到那陣風,桃夭夭就覺得,仙人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只不過是以法陣的形式,看不見罷了。
這樣的自我安慰開解,讓他充滿了勇氣,信念也更加堅定。
小桃樹一直記得,行止說過,妖魔之間也有心地純善的靈。
這一路走過來,確實如此。
無論是人、妖、鬼、魔,都有好有壞,并不像凡間說書人講的那樣,非黑即白。
桃夭夭因此見識到了很多,開始懂得明辨善惡,權衡取舍。
不過,他遇到的生靈大都意志堅定,并不輕易為旁人而更改自己的信念,所以,桃夭夭大多時候只需要從頭看到尾,以旁觀者的身份去了解這未知的一切。
那副壯闊的九州山河圖,不僅僅給他了庇護,更是為他指引了一條獨特的、也是最為基礎的成長之路。
就像那陣風,總會在小桃樹迷失方向、不知如何抉擇的時候出現,牽著他繼續往下走。
只是,桃夭夭對這樣有意的引導和誘導一無所覺。
他太過信任風行止了,根本想不起來去懷疑,也不會去懷疑。
風行止熟知他的來歷、性情、弱點、渴望、困境,知道他閱歷尚淺,不知世事,如同未曾涂抹的雪色宣紙,懵懂天真,乖巧聽話,正是最好教導的年紀。
但是,或許也正是桃夭夭心思太過澄明純凈,看什么都能看到本質,所以當心魔作祟的時候,即便他看到的是光明美好的幻象,也不一定能完全騙過他。
至今為止,他已經經歷了兩個至關重要的幻象。
一,友情,玩伴,無憂無慮的童年。春日村莊里,那些歡迎他的孩子、牽他的少年、邀請他一起玩甚至想要帶他回家的每一個孩童,都是這個心愿最好的詮釋。
二,擺脫孤獨感,被接納,不再是只能自己呆著修煉的異類。清溪鎮里每一個送花給他的妖族、每一個朝他笑的凡人、每一家不排斥他參觀的店鋪、每一個神情自若招呼他的熱情小販都是這廣闊天地接納他的證明。
這是小桃樹自出生以來,始終求而不得的心愿。
為什么他會看到這些因為他渴望,無比渴望。
心魔知道他想要,知道他什么也不懂,甚至不會爭取,只會期盼,所以安排了最為可怕的幻象,想要一舉擊垮他的信念,徹底毀了他。
只不過,桃夭夭心思太干凈了,所以
原本欺負他、排擠他、奚落他的村莊孩童,變得天真熱情。
視他為異類、不歡迎他、驅逐他的清溪鎮鎮民,變得友善親切。
他只會看到光明。
光明自然不會傷害他。
這是桃夭夭與世間所有生靈,最大的區別。
心魔根本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將希望寄托于桃夭夭最為看重的最后一個執念。
這個執念幻化出來的幻象,無論光明與否,都絕對足以摧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