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門便是那倒座房,門洞兩側各有一間房,原身父親活著時,左側是書房,右側是客廳。
從門洞進去,沿回廊路過西廂,左轉,走過梅樹,就是正院通往后院的甬道。
后院比前院大多了。
東邊墻角有個車馬棚,棚外是一整片小花園,園心種著一棵高大的桂花樹,因為去年先旱后澇,災情嚴重,它和前院的梅樹和竹子一樣,都只剩一線生機。
車馬棚的棚頂是茅草做的,爛得差不多了,但木材是好的,重新做頂即可。
原身父親在棚子的東南角挖了個地窖,很隱蔽,里面大概有三四平米的樣子。
唐樂筠此番到后院,就是想看看維修時會不會暴露這個地點。
唐家總共有四個簡單機關,一個在倒座房的書房,一個在正房東次間,一個在西廂的拔步床上,還有一個就是這里了。
前三處很小,藏錢和小物件可以,儲物不成。
唐樂筠找來掃帚,先把散落的茅草掃到一邊,再推開喂牲口的木質食槽,露出一塊一米寬一米半長的木蓋板來。
因為年久失修,木蓋板腐爛大半,糯米漿混合的防水三合土也有了裂痕。
打開木蓋板,沿著笨重寬闊的木梯下到里面,唐樂筠驚喜地發現地窖里的防水還是完好的,四壁干燥,涂了桐油的木架子依然結實,架子上的木匣子、瓦罐、瓷瓶擺得整整齊齊。
等工匠換好棚頂,她再弄點三合土把地面重做一遍,換塊新木板,這一處就可以啟用了。
想著囤得滿滿當當的吃食,唐樂筠心滿意足地出了地窖,走到那棵桂樹之下她是木系異能,做不到眼睜睜地看著植物去死。
右手按在樹的根部,將木系異能順著樹干向泥土里延展,用精神異能輔助木系,找到每一根活著的根須,持續滋養它們,樹根得到能量,打雞血般地精神了起來,本能地向下伸展
這回死不了了。
唐樂筠收了手,回到二院,把梅樹和竹子如法炮制一番,然后回屋整理帶回來的衣物和新買的東西。
搬家的活計瑣碎,一忙活就是小半天。
到了傍晚,田嬸子又打發田小霜叫她吃飯,唐樂筠不好意思打擾,婉言謝絕了,獨自去了街面上的秦記小面館。
面館里食客不少,大多是操著外地口音的外地人,大家邊吃邊聊,聲音鼎沸,極是熱鬧。
唐樂筠在角落里找到一張空桌,點了兩碗面一碗臊子面,一碗炸醬面。
人多上菜就慢,好在她中午吃的多,耐性足夠好,坐著聽人聊天也覺得頗有意思。
“誒,你們聽說了嗎,順州一帶有老百姓造反了”
“真的假的”
“先旱后澇,老百姓有點余糧也不多,那還能有假”
“會不會波及到京城”
“已經壓下去了,聽說賑災的糧食正往北邊運呢。”
“去年遭災的地方不在少數,官府還有余糧嗎”
“那不知道”
他們不知道,唐樂筠卻是知道的,國庫空虛,貪腐盛行,官員尸位素餐,大炎的太平日子最多堅持半年,然后就硝煙四起了。
北邊的大蒼國和西邊的大弘國趁機擴張領土,大炎四面楚歌,民不聊生,直到重生女主和男主輔佐新皇平定四方后,老百姓才有了喘息的機會。
“唐姑娘,面來了”老板娘端著餐盤過來,放下兩碗面和一碟子咸蘿卜,“好久不見,送一碟子小咸菜爽爽口,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