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皆是朕姻親,朕卻是決不徇私的。康家指摘英國公與都察院御史合謀構陷,英國公卻不認,都察院又彈劾英國公。依你看,該如何是好”
群臣心里皆發笑。這下有樂子看了。
康尚書更是恨得心里咬牙。好個官家還好意思說是“自然不會偏心誰”“決不徇私”,英國公何時成了你妹夫英國公夫人也不是長公主啊
不過是陛下借著皇后關系,稱英國公為妹夫罷了。
還有,將案子交給了湯大人,又豈是決不徇私只怕恨不得將康家扒皮吃肉了
圖窮匕見。湯大人雖并非官家的人,卻也并非太上皇的人。官職高的人之中,惟有金吾衛大將軍、參知政事房東瀧與戶部尚書康英明著站太上皇,都是太上皇一力扶持的老臣。樞密使徐子愷、兵部尚書鄭奇研、參知政事顧瑾卻是站當今的。
這刑部湯大人誰也不站,卻是個死心眼的,不然也不能領了刑部的差。凡事明謀善斷,從底層縣令做起,還做過長安府尹,在民間隱有青天之名。
果不出康尚書所料,這湯大人半分顏面也不給康家留“官家,為今之計,只有徹查。究竟是英國公與程御史構陷同僚,還是康大人為官之時行為不法,苛征暴斂,一查便知。微臣自當奉公執法。”
秦嚴微微一笑“湯卿可得好好查案。”
“是。”
康文面無血色。康尚書也面無表情,他心知不妙,只還在猶豫保不保這個破爛兒子罷了。官家不挺他們,他們還可以找太后娘娘和太上皇出力
下朝之后,康文特意來逮程信,臉色兇狠地威脅道“你以為你是誰,摻和得起這等事我再不濟,我姑母是太后”
程信翻了個白眼,“本官是御史,彈劾、監督朝官是我的本職,你姑母是太后不假,我上官還是官家呢”
“你”康文被程信險些氣了個倒仰,“你給我等著”
康尚書倒沒有找程信算賬,他知道源頭都在英國公身上,冤家宜解不宜結。他請人給英國公下了帖子,送帖子的小廝卻連英國公的面都沒見著,只回來傳話道“英國公說,清者自清,他要避嫌。”
避個鬼的嫌
康尚書被盧行溪這小輩惡心得要死,正待想辦法之際,又有新的傳言出來有人特意去問了英國公,是否知曉康文在任縣令期間犯法一事
英國公卻回道我本是不知曉的。說起來我也是無妄之災,不過,康大人若是果真沒做過,這一查自然還他個清白。他也是命好,得了官家親自出面派人查清,官聲上也不會有了污點。
端的是委屈可憐。不少人都心生同情,這康家人真是狗,見著誰都胡亂攀咬。
可康家人卻氣得五臟都要炸了。官聲沒有污點的前提是,康文他真的一點也沒做過啊可事實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康文是個什么樣的廢物點心,當爹的最清楚。
他為官期間,自己也幫他擦過屁股。如今被人捅了出來,只怕連累家族。
“不好了,不好了”管家又急匆匆跑了進來,“老爺,如今外面都傳遍了,說大爺恐嚇了程御史一番,程御史仗義執言。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聽說了此事,都放出話來本案雖我都察院要避嫌不得參與,本官卻得為程御史說句話,他秉公彈劾是分內之舉,康家若有不服,只管找上本官。”
康尚書心里又是一陣發苦。原因無他,這左都御史也不是好惹的,他自己是女帝那朝的老人了,年高德劭,說出這話,是必要為程信撐腰了。
康文也急得團團轉,還問他阿爹“刑部可能收買”
“蠢貨”康尚書連打帶罵,“你這不是做賊心虛刑部被姓湯的牢牢把在手里,你前腳去賄賂,后腳就收你入監,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