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對北宋的科舉制度不甚了解,但也能想到幾分的,若蘇軾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奪取童試案首,那叫其余那些幾十歲的考生面上如何掛得住
所以考官們大約是不會允許這等情況發生的。
童試不比鄉試,會試那樣嚴格,作弊幾率還是挺大的。
蘇軾只覺得自己才高八斗,當然不會認同這話,兄弟兩人你來我往爭個不停,卻是瞧見人群中有個熟悉的身影。
這人不是程之元還能是誰
蘇轍與蘇軾兄弟兩個看到他時是微微愣了愣,蘇軾更是不解道“八郎,他,他怎么也參加童試了”
蘇轍很快就想明白其中的關鍵之處,輕聲道“六哥,難道程之元不能參加童試嗎但凡天下讀書人皆能參加童試的。”
頓了頓,他頂著蘇軾那不解的目光道“我知道你想說什么,無非是想說以程之元才學,當初從丙班刷到了丁班中去了,以他的才學,參加童試十有八九會落榜的。”
“但你卻沒有想過,他一母同胞的親哥哥程之才才學在眉州頗有盛名,可見程家很重視幾個孩子的才學。”
“那程之元被張易簡道長趕出北極院,又被程浚不喜,以程大舅母的性子,肯定不會放任程之元自暴自棄的,定會在家中請夫子教學。”
“他的功課本就不差,勤學
苦讀之下,相信童試還是輕而易舉的。”
只是以程之元的才學與天資,想要取得什么好成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蘇軾一聽這話,只覺得十分有道理。
兄弟兩人剛走沒幾步,程之元也看到了他們。
若換成尋常人做下當日謀財害命之事,定會覺得不好意思,但程之元卻是惡狠狠瞪了他們兄弟兩人一眼,眼神里恨不得射出刀子來。
蘇軾沒好氣道:八郎,你看他,你看看他,這天底下怎么有他這樣的人
蘇轍也搖搖頭,道:六哥,你與他這樣的人計較做什么
他這樣的人,已是無可救藥
若與他一般見識,那才是自找不痛快
很快,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就徑直從程之元身邊走過,任程之元是目露不忿也好,還是目露恨意也好,他們都像是沒看到似的,兄弟兩人一致覺得,與這樣的人一般計較,簡直是浪費自己的感情。
等著蘇轍再往前走了幾步,就見到蘇家的馬車。
來的可不止一輛馬車,而是二輛。
最前頭的那輛馬車里坐的是蘇老太爺。
中間那輛馬車坐的是蘇洵與程氏,蘇八娘。
最后一輛馬車坐的是王氏,蘇五娘。
看到這陣仗,蘇轍簡直驚呆了。
這陣仗簡直比當初他高考時還要嚇人。
他不由道:翁翁,你們怎么都來了”
蘇老太爺笑著道“今日你們兄弟兩個考試完畢,我們一家人總要來給你們加加油助助威的。”
“童試已經結束,不管成績如何,都不必再想這等事。”
蘇轍與蘇軾連連稱是。
蘇洵則問起兩個孩子考的如何,蘇軾好歹卻是記得蘇轍方才的話,并未過分張狂,卻還是道“這些考題先前張道長與我們講過的,不說奪得案首,可前十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蘇洵目露贊賞,微微點點頭。
緊接著,他的目光又落在了蘇轍面上“八郎,你覺得如何”
蘇轍則是斟酌道“考的還不錯,應該能考中秀才。”
蘇洵面上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