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這兩個孩子的性子,以蘇轍的性子,既能說出這樣的話,定是十拿九穩。
他更知道童試只是科舉的開始,越往后的路才是越難。
蘇家一行人剛上馬車沒走幾步路,就有史家的小廝前來相請,說是史彥輔專程設了宴宴請兩位小少爺,蘇洵笑著道“不必了,回去謝謝你們家老爺,今日我們就不過去打擾了,來日我定帶著六郎與八郎兩個前去史家做客”
馬車又沒走幾步路,陸續有與蘇家交好的各家前來相請。
這世道嘛,向來對神童很是推崇。
押寶得趁早,誰不知道蘇家出了兩位小神童,比他們的一伯蘇渙還要聰明厲害
蘇洵與蘇老太爺一一回絕。
一家人回到家里高高興興用飯。
氣氛很是融洽。
也是因為童試,蘇轍對北宋科舉有了信心,萬事開頭難,區區童試對他來說根本不算難。
但他更知道即便他在前世取得了博士學位,但前世所學與北宋科舉內容并不一樣,所以他是一日都不可懈怠。
他肩上的擔子可重得很
所以蘇轍也就歇息了一日而已,翌日一早他又開始早早起床看起書來,甚至比當初還要勤勉。
這事兒很快傳到程氏耳朵里了。
程氏一聽這話,連忙趕到蘇轍房中,委婉道“八郎,你這次童試可是考的不太好若是考的不好,也沒關系的,你今年尚不到五歲,放眼整個青神縣乃至于整個眉州,都沒幾個學子比你年紀小的。”
就算真落榜,也無所謂的。”
“你好好努力一年,明年秋天再去參加考試,定能高中的。”
蘇轍一聽這話就知道程氏的意思,笑著道“娘,我并非考的不好,考的雖不說太好,但考個秀才回來應該是沒問題的。”
他看向手中的書本,正色道“爹爹與道長都說,學問是一日不可懈怠,更何況如今我每日看書已成了習慣,一日不讀書寫字,就像是缺了什么似的。”
程氏懸著的一顆心這才微微放了下來“喜歡讀書寫字是好事兒,但也得注意些,可別累著了。”
蘇轍笑著道“娘,您放心,我知道的。”
頓了頓,他有幾分猶豫道“娘,您覺不覺得爹爹這幾日怪怪的”
程氏微微一愣,遲疑著點點頭“自你爹爹從汴京回來之后,我就覺得他有些不對勁,雖說每天還是和從前一樣笑瞇瞇的,可我總覺得他像是變了個人似的。”
“對。”蘇轍跟著點點頭,附和道“從前爹爹閑暇時候總是笑瞇瞇的,可這次落榜之后,閑暇時爹爹不說愁眉苦臉,卻是憂思憂慮,像是有心事似的。”
他這話說的程氏連連點頭“對,你說的極是。”
她沒好說,有好幾次夜里醒來,她看到蘇洵一個人獨坐于窗前嗎,更是屢屢嘆氣。
她知道,就算蘇洵嘴上說著不再在意會試落榜之事,但這道坎蘇洵是如何都邁不過去的。
蘇轍輕輕嘆了口氣,低聲道“娘,我去勸勸爹爹吧。”
他放下書本,起身就往蘇洵書房走去。
蘇洵原先的書房仍是書房,只是從前擺著書的書架已改成了放賬本的地方,桌上也都散落了不少賬本。
蘇轍走進去時,正見著蘇洵坐在太師椅上發呆。
他喊了一聲“爹爹”
蘇洵這才回過神來,擠出幾分笑來“八郎,你怎么來了”
蘇轍的目光落在桌上散落的賬本上。
他聽程氏說過,蘇洵極聰明,不過幾日的時間就將紗縠行的賬目理的一清一楚,所有蘇洵還是有很多空余時間的。
蘇轍笑著道“爹
爹,我閑來無事,所以想來看看您,您這會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