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只覺得味道很是不錯。
吃多了葷腥,再嘗嘗瓠羹,羹湯吃多了,又試試涼拌白蒿吃到最后,他竟如蘇軾一般坐在凳上直打嗝兒,回想自己從小到大,好像從來沒吃到這樣飽過。
因他身子瘦弱,一吃飽肚子就格外明顯,蘇軾瞧著他那圓滾滾的肚子,笑道“我們家廚娘不光炙羊肉做的好吃,許多吃食做的都不錯吧”
歐陽發遲疑片刻,點了點頭。
這次,他是真心的。
蘇轍兄弟二人雖性情迥異,但兩人也是有相似之處的,那就是待人一片赤忱。
歐陽發自也感受到了。
隨著他們三人關系日益密切,來往是更多了,今日你來我家,明日我去你家,歐陽修看到自己長子話一日日多了起來,胖了起來,再看蘇轍兄弟二人只覺得怎么看怎么好。
當然,相較于蘇轍兄弟兩人,歐陽修還是更偏愛于蘇洵,更上書薦布衣蘇洵狀,向朝廷舉薦了這位人才。
不是歐陽修不喜蘇轍兄弟兩人,而是他考過蘇轍兄弟兩人學問后,是篤定今年會試蘇轍與蘇軾兩人皆能高中。
為官之路,何其漫漫,不是他三言兩語能夠教會的。
在朝堂上多吃幾次虧,多摔幾個跟頭,方能看出這兩個孩子的本心來。
因歐陽修推薦和宣揚,蘇洵是聲名鵲起,多次受邀于韓琦、富弼等達官貴人,前來蘇家登門的更不在少數。
可不少訪客都被蘇洵回絕,他知道今年秋日的鄉試才是最為要緊之事。
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與歐陽發的來往也不似從前那樣頻繁。
等到春日桃花盛開時,歐陽發卻鄭重其事給他們下了帖子,說明日宴請了梅摯來府中做客,邀他們一并前來。
蘇軾看到這信時是眼前一亮“梅大人一向頗得官家看重,據傳言今年還會參與今年的會試,若能得梅大人指點一二”
他這話還沒說完,蘇轍又是一眼掃了過去,無奈道“六哥,你這話若叫旁人聽到可不得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會與梅大人行賄。”
說著,他更是嚴肅道“更何況以你的才學,還需要旁人指點嗎”
“雖說你這話說的有道理,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蘇軾是嘿嘿一笑,道“再說了,會試不比鄉試,我聽說今年會試有識之士更不在少數,像吳育、范百祿等人才學并不在我之下,我原還想著這次能高中狀元了,如今只怕難了”
他雖有自傲的資本,卻對自己的才學了解的并不十分透徹。
蘇轍卻是知道的,蘇軾與蘇洵一樣,并不擅長策論,大概無緣會試前三甲。
蘇轍笑道“原來你也知道啊”
兄弟兩人插科打諢一番,翌日一早就早早起身到了歐陽府。
他們雖入京時間不算長,卻是時常出入歐陽府,一進來先拜會歐陽修后則去找歐陽發。
這些日子,歐陽發外向了些許,可他一想到今日梅摯要來,眉
宇間就帶著幾分愁色。
蘇轍只道“多謝。”
正神游的歐陽發聽到這話是微微一愣“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蘇轍含笑看著他“謝謝伯和兄明明不喜這位梅大人,卻還是想方設法將人請到府中。”
“謝謝伯和兄為我們兄弟兩人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