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書房內氣氛很是怪異。
在朝堂上的地位,司馬光雖及不上歐陽修,可架不住司馬光年輕且得北方官員、學子擁護啊
要知道歐陽修已近花甲之年,但司馬光尚不到四十歲,但凡是聰明人都不會去得罪司馬光的
正因如此,所以歐陽修這些日子并未與蘇轍來往,存的就是這個心思蘇轍還年輕,多條路總是好的。
可偏偏蘇轍并不愿走這條路。
并非蘇轍不求上進,而是他太求上進,所以才會如此。
他想,若他是司馬光,瞧見旁人哪個灶頭熱就往哪里跑也是對這人看不上的,“風骨”對一個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蘇轍的思緒漸漸飄的遠了,只聽見窗外的蟬鳴聲,甚是擾人。
他忍不住想到遠在鳳翔府的蘇軾,蘇軾從小養尊處優慣了的,如今蘇軾身邊雖有王弗作伴,卻也不知道他在鳳翔府習不習慣,特別是如今到了夏日,只怕那等小地方連冰都沒得賣。
司馬光瞧見失神的蘇轍,竟有些琢磨不透眼前的年輕人。
一開始他對蘇轍只是知曉而已,后來聽好友范鎮難得將這蘇轍夸了又夸,一開始是不以為意,誰知范鎮卻道“就算你沒見過這位狀元郎又如何我也就見過他一兩面而已,有道是文如其人,這話是一點不假,我讀過他的文章,一口氣讀下來是酣暢淋漓,可見他才學過人,聰明沉穩。”
但他瞧著眼前這人,實在很難將蘇轍與“聰明沉穩”這四個字聯系起來。
他微微咳嗽了一聲。
蘇轍這才回過神來,略帶歉意笑了笑“司馬大人見諒,方才下官一時走了神。”
司馬光不由好奇道“你方才在想些什么”
蘇轍恭敬道“下官想起了遠在鳳翔府的兄長,也不知他在鳳翔府習不習慣”
司馬光
他一時間竟不知說什么好,若蘇轍惦記的是公事,他心里還好想些。
好在他與自己兄長司馬旦也是關系很好,所以并未多說什么。
只是原先他是打算拉攏蘇轍到自己麾下的,可今日看來,他覺得還是多觀望觀望吧。
接下來,他便問起蘇轍在秘書省當差可還習慣之類的話,問的人是一板一眼,回答的人也是一板一眼,語氣生硬,沒有多的話。
到了最后,司馬光揮揮手叫他下去。
蘇轍剛轉身行至門口,卻被司馬光叫住“我始終有一事不明白,得我看重
的官員并不多,這些日子我屢次與你示好,你為何不領情”
蘇轍轉過身,笑道“大人說的可是幾次差人送禮至下官家中一事”
一場話談下來,他對司馬光也有了大概的了解,這人雖不像歐陽修一樣和善,樂于提攜門生,但這人目光清明,看著也不像是個心腸壞的“這個問題方才下官已解釋過一遍,只是還請大人恕罪,方才下官并未說實話。”
“一來是下官來汴京不久,知您不喜喧囂,所以不敢登門打擾。”
“二來是下官不愿落得一個見風使舵的名聲,下官也知若得您看重,對下官的晉升之路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只是您與歐陽大人的關系朝中不少人都清楚,下官都清楚,下官擔心與您親近,就勢必要與歐陽大人疏遠。”
“實不相瞞,苦讀多年,入朝為官的學子誰不想著升官發財下官也是其中之一,只是若要下官做出這等背信棄義,疏遠恩師之舉,下官卻是做不到的。”
他覺得不管司馬光怎么想,他卻是要將話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