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司馬光誤會他真是個書呆子,是個傻子,甘愿一輩子在秘書省混吃等死那就糟了,那他的升遷之路豈不是遙遙無期
司馬光面上這才有了些許笑意“怎么,你是擔心我逼著你在我與歐陽修之間做出選擇我雖比不上歐陽修門生眾多,卻也不是那等小肚雞腸之人,之所以多次想見你,是因范鎮對你贊不絕口。”
“既是有才之士,就該一門心思替朝廷效力才是,自不該將心思放在這些黨羽之爭上。”
“好了,你下去吧,回去之后好好當你的差”
蘇轍正色應是,這才退了出去。
雖說今日司馬光的話并未說的十分明白,卻也隱隱透出一個意思來甭管自己與歐陽修朝堂有什么不合,卻也不會因這等事遷怒到他一個后輩身上的。
他懸著的一顆心這才微微落了下來。
他回到家中后,程氏是免不得問了又問,擔心司馬光遷怒于他。
蘇轍只笑著道“娘,您就放心好了,汴京這些官員都好得很”
此時蘇洵也回來家中,與他說起司馬光來“歐陽大人與司馬大人雖性格迥異,可在朝堂之上都有所建樹,拋開公事不談,這位司馬大人私下卻是叫人敬佩的。”
蘇轍與程氏齊齊看向他。
蘇洵這些日子在汴京風頭極盛,故而也知不少朝中之事,只道“司馬大人直至今日無妾無子。”
蘇轍一愣“真的嗎”
雖說蘇洵也并未納妾,但在汴京,但凡有頭有臉的人很少有不納妾的,甚至有些家境富庶的還養了歌妓與舞女,像歐陽修與王鞏家中就是如此。
別說汴京了,就連在眉州這等小地方,當年也有不少人驚愕于蘇洵身邊沒侍妾,大家一度懷疑是不是程氏太過于兇悍的緣故。
實則是因蘇家男子沒有納妾的先例,更因蘇洵與程氏感情很好,他想著程氏的不易,怎會納妾
可就連與程氏感情極好的蘇洵都不敢保證,若程氏膝下無子,他一定不會納妾“自是真的,司馬大人看似嚴明,在朝中樹敵不少,可不管是敵還是友,提起他對他的妻子張氏卻是無人不稱贊。”
“他與張氏先后育有兩子,可惜這兩個孩子都紛紛夭折,張氏曾張羅著給他納妾,他卻是說什么都不答應。”
說著,連蘇洵都忍不住笑道“說是因為這事,司馬大人好幾年不敢往岳家去,因為他一去,張家上下所有人都要勸他納妾。”
“今日你去司馬大人府上,難道沒發現他身邊伺候的并無年輕貌美的女使據說這也是他定下的規矩,張氏當年見納妾不成,便將他身邊放了許多貌美的女使,想著日久生情可他倒好,將那些女使都趕走了,張氏這幾年才熄了這個心思。”
程氏聽到這等話是連連贊嘆“如今像這樣的好男人可不多了。”
“不過我不聽你說這位司馬大人年紀并不大,想必他夫人年紀還要比她小些,若是調養得當,也不一定不能生下自己的孩子,有些年逾四十的婦人都還有身孕了。”
蘇洵也是點頭附和。
蘇轍是萬萬沒想到司馬光嚴肅的面龐之下竟還會有如此柔情的一面,不免覺得佩服。
大流之下,還能如此忠貞,實在難得。
接下來的日子里,蘇轍依舊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
因程氏心系他的親事,與蘇洵商議一番,將蘇轍的親事定在了兩年之后。
程氏抱孫兒心切,原想著蘇轍與史小娘子的親事定的越早越好,可蘇轍卻說他們剛來汴京不久,根基未穩,如今剛入朝,要以事業為重,程氏這才作罷。
實則是蘇轍想著那史小娘子與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也不過十七歲的年紀。
這般年紀放在后世,也就高中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