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視布拉格斯閣下的雙眼,并沒有任何疑惑與猶豫。
“對于一個可能發生衰變的原子,這是一個微觀量子系統,其發生衰變與否可以用一個波函數來表達,而一只貓的生死則是一個宏觀系統,宏觀系統的狀態不適用量子理論,這個假設的關鍵矛盾就在于,微觀系統的變化引起了宏觀系統的變化,從而將微觀量子系統延伸到了宏觀量子系統,才推導出了這樣匪夷所思的結論。”
艾伯頓閣下的手指在桌面有節奏地敲擊,細微的聲音在安靜的會議室內回蕩,他看著萊納,腦中也在同時思考。
“我的觀點是,這這實際上還是一個微觀量子系統,而不是一個宏觀與微觀結合的量子系統,從始至終,產生了量子效應的都是微觀粒子,而并非那一只貓,那只貓的生死并不由他所在的宏觀系統決定,而是由可能發生衰變的原子決定,所以,本質上,貓的生死的波函數,就是原子是否衰變的波函數。”
萊納解釋道,他一揮手,原本漂浮在桌面上的囚禁了那只小貓的投影驟然發生變化,小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閃爍光芒的原子。
“我們可以將這個實驗改變一下條件,將那只無辜的小貓拿出來,轉而放進一個原子,這個原子會因為其他原子衰變釋放出來的粒子而發生性質變化,在這個系統里,這個問題就十分直觀了。”
同樣的架構,只是將原本的貓換成了原子,整個體系看起來就與萊納最開始的假設相當融洽了,也正是通過這樣的置換,令法師們猛然醒悟。
這個思想實驗的問題在于采用了傳遞實驗結果的方法來論證,倘若成立,那么其實可以將其拓展到整個宇宙,而這樣的論證方法,在實驗中顯然是不可能成立的。
簡單來解釋,就是原子是否衰變是原因,而貓的生死是結果,衰變與否本身遵循量子理論,然后得到一個結果,這個結果決定了貓的生死,而波函數坍縮實際上存在于衰變原子組成的微觀系統里,與宏觀系統的貓無關。
如果現實中真的發生這樣的實驗,那么在打開盒子之前,的確不能斷定貓的生死,甚至可以用一個波函數來描述貓的生死,但貓的生死不會因為觀測而改變,這符合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原則。
“我還是有一個問題,按照量子假設,即便是客觀實在的物體,其存在與否也是由概率決定,只不過單純由于其尺度太大,不受到坍縮的影響,再加上伊恩格雷不確定性原理,我們對于粒子的測量也僅僅能以概率來描述,可我認為,這個世界不應該是如此隨機而無序的。”
卡爾瓦多斯閣下發言道,她的眼光放在了整個世界的法則上,她研究的占星領域,是不允許有這樣概率決定物質的思想存在的。
“萊納,這個世界可不會擲骰子。”
聽到對方的話,萊納微微一笑,接著答道。
“卡爾瓦多斯閣下,請不要指揮世界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