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確立了瑟拉菲諾語和大空洞底部的文字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之后,薩弗羅斯便作為首席語言顧問加入到調查之中,同時,魔法協會還征召了來自全星域的語言學家,共同合作,破譯這一種神秘的文字。
這倒是讓萊納等人變得清閑了一些。
萊納本身不是語言專業的學者,對這一學科的知識沒有什么系統的理論知識,自己也并不是艾伯頓閣下那樣的詩人,自然也就沒辦法在解讀文字的方面給予幫助。
而按照布拉格斯閣下的意思,在徹底解讀這些文字之前,派遣法師進入大空洞的舉動也應當極為慎重,所以探險隊的事宜也就基本擱置了下來。
艾伯頓閣下倒是不斷改進著他的探測器,目前,艾伯頓閣下又組織進行了三次探測器測量,時間最長的一次,探測器在遭到攻擊之后又堅持了三分鐘,為大空洞底部那個神秘底座又增添了一些新的素材。
因為在解讀文字的時候,順序與方向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文字的書寫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或者反過來,如果不能把握語言的書寫方式,那么很容易就產生錯誤的解讀。
同時,對于原本器物的正反也應當注意,如果本身就是倒置的,那么也難以得到正確的結果,甚至還會對研究工作產生誤導工作。
不過好在,根據比對和研究,大空洞底部的那個底座并沒有上下顛倒,法師們得到的文字是正常排列的。
在確認這一點之后,探測器也得到了更多有關底座上那個莫名的空間扭曲的信息。
首先,這個扭曲的范圍大約在直徑一米之內,根據視覺測算,接近于一個標準的球型,從探測器的感光設備來看,這個扭曲更像是一個透明的空氣球體,能夠透過其看到背后的事物,但實際上,法師們無法觀測到這個球體的邊界,因此也只能從扭曲光線的程度來做大致的判斷。
這個球體本身不具有任何魔力特征,或者可以說,任何相關的探測都無法對這個球體產生影響,從而得到反饋,從探測的角度來說,這個球體所處的位置空無一物,但視覺上,這里又確實存在著一個事物,令人感到十分奇怪。
而有關大空洞底部的怪物,這更加詭異。
這種怪物在探測器的感知中幾乎不存在,只有在其與探測器接觸的瞬間,探測器才能捕捉到一些應力與魔力痕跡,在此之外,這怪物就像是不存在一般。
如果只是如此,那法師們其實還好應對,這就相當于一個能夠躲避所有感知的敵人,法師們可以在其發動攻擊的一瞬間進行反擊。
但問題在于,這種怪物可以無視掉魔力壁障進行攻擊。
艾伯頓閣下第二次使用探測器進行觀察的時候,特地為其添加了極為堅固的魔力壁壘,遠遠超過正常情況下的對應措施,但那無形的怪物依舊在頃刻之間穿透了魔力壁壘,直接摧毀了探測器,就好像這魔力壁壘根本不存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