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上回營救燕少陵之壯舉,太醫院的太醫對著她沒有不服的,除了少數老學究癟癟嘴,對女子行醫不屑一顧,其余人均簇擁在她身側,問她師承何人,曾去過何地云云,其中最高興的要屬年輕的韓太醫了。
韓太醫今年二十又二,是太醫院年輕一輩中的翹楚,也是范賀兩位太醫當做接班人來培養的對象,上回燕少陵一事后,韓太醫便與賀太醫表明,想從徐云棲學針灸之術,賀太醫念及熙王府,予以拒絕,如今人到了跟前,賀太醫心里便有了計量。
大晉太醫院有制,每次出診,皆有兩名太醫為伴,二人輪流把脈,商議開方子,連著熬藥也有人看守,無論是皇帝或娘娘入口之藥,均需兩位太醫署名,雖說搭檔時常會變,久而久之,也有各自配合默契的人。
賀太醫于是跟徐云棲引薦了韓林,徐云棲自然認出韓林便是那日在校場幫著燕少陵拔竹篾之人,此人膽大心細,冷靜敏捷,倒是個人才。
韓林也毫不避諱,朝著徐云棲長長作了一揖,
“往后還請荀大夫多多指正。”
徐云棲看出賀太醫的打算,太醫院會針灸之術的人不多,精通者更是鳳毛麟角,賀太醫想讓她把韓林培養出來,徐云棲自然樂意將本事傳承下去,只是在摸清范太醫底細前,十三針等閑不敢示人。
“指正不敢當,請韓太醫多為照拂。”
二人的班子暫時就議定了。
混了個臉熟,賀太醫便打算給徐云棲騰個值房出來,往后起居飲食也一概要照料,正踟躕著,內閣來了一位官員,將賀太醫考慮的都考慮到了,沒考慮到的也思量周到,甚至還遣了個小內使來,專職跟著徐云棲,賀太醫便知是荀允和的意思,遂一一照辦。
眼看天色漸晚,徐云棲帶著銀杏告辭,回到王府,便由著人請去了錦和堂。
熙王夫婦顯然已經收到了消息,夫妻倆神色各異盯著徐云棲。
徐云棲看了一眼婆母臉色,將今日之事小聲解釋了一番。
熙王妃心情著實算不上好,珩哥兒媳婦注定是沒法相夫教子了,難過歸難過,她也很清楚,這事由不得她不接受。
唯一的安慰大概是她今后以“荀大夫”身份行走內衙。
熙王府面子是保住了。
熙王問起皇帝的病況,徐云棲一一作答,得知兒媳婦一次便穩住了皇帝病情,大吃一驚,據他所知,有這等本事的只有當年在世的柳太醫,柳太醫是怎么死的,沒有人比熙王更清楚。
熙王臉色有那么一瞬的暗沉。
只是很快,他面上又浮現如常的溫和,哈哈一笑,“好樣的,老三媳婦,你給咱們王府爭光了。”
“你累了,快些回去歇著。”
徐云棲連忙告退。
等她離開,熙王妃瞪了熙王一眼,“你這般高興作甚她這會兒成了太醫,往后怎么辦你也上點心,不要再無所事事整日喝酒聽戲了。”
換作過去,熙王一定好好安撫妻子,今日他卻沒有心情,草草說了幾句便宜話,便離開了錦和堂,回到前院書房。
天色徹底暗下來,廊廡下的宮燈次第點燃,外頭傳來管家高亢的嗓音,
“三爺回府了”
一墻之隔便是正廳,他甚至聽到裴沐珩與管家交談的聲音,其中提到了徐云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