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紹祖冷呵了兩聲,心中斷定,這家伙絕對緊張了,他自己反而放松下來。
兩人一起進了考場,分在兩間不同的屋子考試。
莊紹耀瞅了左右,發現如他這般年紀的只有兩三人,有十來歲的,也有二十多歲的,有衣文秀綺羅的,也有粗布褐衣的
在別的私塾學習或許能中秀才,但要想中舉人進士最好還是進東山書院。
最近幾年中舉人的舉子都出自書院,好老師與好生源相輔相成,造就了書院如今的名頭。
考試分為上午下午兩場,上午考完中午出成績,考上了繼續參加下午場的考試,考不中也不耽誤回家,端的是為考生考慮。
眾考生卻被這種考試弄得緊張極了,不知多少人罵東山書院出這個餿點子的人。
其實,這錯怪書院了。
科舉之路本就是一條艱苦而又坎坷的道路,唯有實力、身體、心態以及運氣都上佳者才能披荊斬棘地走過去。
一個入學考試心態就崩了,那以后鄉試、會試和殿試,豈不是提不起筆
殘酷而又現實。
交卷的鼓聲響起,莊紹耀提著文具出來,與沈紹祖會面,兩人互相點點頭。
“爹,我餓了。”二人異口同聲地分別對各自的父親道。
“走,我在客棧訂了一間房。樓下吃完飯,你倆歇個午覺,下午接著考。”沈天明忙將人接到馬車上,與姐夫一起將人送到附近的客棧,留了一個仆人看榜單。
二人從未擔憂兩小的考不上。莊紹宗正月初十離家之前,對父親和舅舅打包票說,以兩弟弟的學問考書院絕對沒有問題。
莊紹耀和沈紹祖兩兄弟午睡醒來,洗了把臉,又被送去考場。
一個時辰后,兩人考完出來。這次兩人倒是沒走,與家人坐在馬車里等待結果出來。
等了大約一個多小時,終于有仆役出來張貼考中的名單。莊進與沈天明兩人擠到前面去看。
果然,莊紹耀名列第五,沈紹祖名列第三。莊進與沈天明松了一口氣,不約而同地露出笑容。
“走,那倆小子嘴上不說,心里都緊張著呢。”沈天明樂呵呵道。
這次考試的人除了本縣的,還有外縣的,可謂是人山人海,但書院只錄取了六十名。
莊紹耀和沈紹祖下了馬車,得知此事,臉上露出笑容。
莊紹耀抬頭看天色,對莊進說“爹,咱們回客棧去睡覺,明兒一早回家。”
“回家”聽到這兩個字,沈天明笑起來,指著剛到馬車邊的莊紹宗道“我與你爹一起回家,你們留在這里上學。”
“不是正月十八開學嗎”沈紹祖道。
莊紹耀補充道“我們十八日巳時開學,來得及啊,況且我們的鋪蓋衣服還沒帶呢”
莊紹宗一手按了一個,笑道“怎么沒帶我已經替你們帶了。爹,舅舅,他們就交給我,你們今晚住一夜就回去,我帶他們去宿舍。”
莊紹耀目瞪口呆,沈紹祖也傻眼了。莊紹宗一手拖一個,進了書院的門。
當年他也是這么被大哥拖進書院的。
這樣優良的傳統特別需要傳承下去,太陽的余暉落在他臉上,映出絢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