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蕙仙看著兩位美人,王微雖身材高挑面帶英氣,但其實身形纖弱。至于柳又春,蘇蕙仙見過她騎馬射箭,但會騎馬射箭的,不一定能忍受住鋤地拔草。
“蘇夫人,你難道不信”柳又春眨著眼睛道。
蘇蕙仙微笑“我當然信你們了。后面有兩間是學堂,學生這幾日放了假,只有一個和尚,平日經常打掃。”
蘇蕙仙說罷,就叫來丫鬟,命她帶人去收拾觀音廟后院。柳又春與王微也叫了自己的丫鬟跟去布置。
大約半個時辰后,丫鬟過來說都已收拾妥當。蘇蕙仙將兩人帶到觀音廟。路過觀音廟時,柳又春與王微停下腳步,進了殿宇,跪拜觀音,然后才跟著蘇蕙仙去了后院。
后院種著兩棵柿子樹,時維九月,一顆顆橙黃色的柿子掛在樹間,地下落了幾片樹葉。
蘇蕙仙將人送來后,連聲道歉。這屋內與府城相比著實簡陋,只有一床、一桌、一柜、兩椅而已。
柳又春與王微均不在意,一路而來,二人見天地遼闊,碧天黃葉,秋日勝春朝之景,已是滿足,更不用說觀音廟靜謐祥和,且又有片瓦折身。
蘇蕙仙事忙,留了一個丫鬟跑腿,自己回到家中處理其他事務。柳又春與王微相視一笑,回屋換上粗布衣裳,洗了妝容,卸了釵環,帶上仆婦在村中游覽。
桃花溝因村前的一條河而得名,河兩岸種植桃樹。只是近幾年天多干旱,河水下降,如今只有膝蓋深,碧瑩瑩的,偶然有幾只水蜘蛛蕩起幾圈漣漪。
柳又春二人順著河水前行,泥土的清香與草木的味道混雜在一起,腳下是厚實的土地,頭頂是廣袤的天空,眼中是無垠的褐色田野。
這是柳又春與王微不曾見過的景色。
“王姐姐,你常看游記,這樣的景色可曾入你的眼睛”柳又春問道。
王微道“雖無群山之奇,也無河湖之秀,但是卻厚重。”
柳又春似懂非懂,一邊走一邊道“咱們以后離了鄉,只怕這樣的景色就難見了。”
王微聽到這話,回身對柳又春搖頭道“你我皆如浮萍,飄揚如絮。”哪里都不是家。
柳又春聞言一滯,心中涌出一股愁緒,天空中飛過一群大雁。
“北雁南飛,狐死朝丘。雁狐如此,何況是人天地之大,總有我們的棲身之處。”柳又春突然道。
王微感慨道“但不知何處是我們的棲身之地。”
“管他什么地方呢或是緇衣青燈,或是潯陽江頭,或是孤墳野崗”柳又春笑了一聲,道“咱們說這些做什么,好不容易出來一趟,難道就傷春悲秋不成”
王微笑起來,拉住柳又春的手,相攜往前走,道“是呀,難得媽媽放我們出來閑逛,不要負了光陰才行。”
柳又春贊同道“別人大喜的日子,咱們說這些做什么謝天謝地,莊家選了牡丹亭,而沒有選什么加官送子封贈之類無聊得要死的戲。”
王微道“是啊,當時蘇夫人寫信過來說唱牡丹亭,讓我又驚又喜。”
說完,她抬頭看向曠野,道“這樣空曠的地方最適合吊嗓子。”
柳又春與王微漸漸遠去,田野上傳來悠遠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