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蕙仙送走王柳二人后,處理家中事務時開始頭疼,第一件頭疼的事情就是月錢的發放。
莊家原有的仆從,只有董家五兄弟和潘媽。董家五兄弟既是莊家的佃戶,也是他家雇的仆人,潘媽只管做飯和洗衣。
她從京師帶回來的仆從有八個,臨時雇傭的有三個,剛到府城就打發他們各自去了。
董二是董家兄弟的老二,其余四個中有兩個養娘看著兒女,一個是她的大丫鬟,另一個是洗衣做飯的仆婦。
但是,阿寶嫁過來,除了四個丫鬟,還有四戶陪房,老老少少有二十多人。
蘇蕙仙一想到此處就腦殼疼,莊家辦了一場婚禮,家底幾乎掏空,現在又多了二十多張嘴吃飯。
現在莊家收入微薄,支應這些月錢免不得捉襟見肘。但仆人若不一視同仁,只怕家中不寧。
蘇蕙仙越想越頭疼,有一瞬間想把這一切推出去,但她是長嫂,少不得用心籌謀。
窮秀才,富舉人。秀才的出路不多,比較好的出路要么是與人坐館,要么與人做幕。
舉人的出路就多了,關鍵是可以做官,比如蘇山長就是舉人功名。但是莊紹宗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讀書,爭取考中進士。
莊紹宗現在專心讀書不理俗務,但是他中了舉人后也為家中帶來了一些收入。莊家又接納了一部分親近之人的詭寄,這些人家每年都會給莊家送一些錢財,作為免役的酬勞。
蘇蕙仙召見家中的仆從,說了家中的規矩,重新安排了活計,只是這家中的窘況少不得要給沈母說一二。
沈母聽到每月月錢咂舌不已,自己又算了一遍,心中嘆氣,莊家家底薄,但又不能因為月錢將兩房媳婦的人都裁了。
再說了,家和萬事興。
沈母沉吟半響道“你有平兒寧兒要教養,事情也多,萬事要以他們為重。這管家的事情,你且看著,要是顧不上,就讓老二家的來。”
蘇蕙仙聽完,明白沈母的意思,笑道“我知道了,謝謝母親。”
這邊婆媳為家中仆從支出而憂心,那邊曹家一片歡聲笑語。
阿寶喜得佳婿,兩人如膠似漆。曹父曹母見女兒終身有托,更是合不攏嘴。
曹母將女兒拉到閨房,一看女兒那紅潤含羞的表情,什么都懂了,但也少不得與她說些為人妻為人媳為人妯娌的道理。
“你婆母你大嫂都是敞亮的爽快人,你有什么事就直接和她們說,但不許在婆家耍小脾氣使怪性子。”曹母叮囑道。
阿寶連忙反駁“娘,我哪有啊”
曹母佯裝正色,頷首道“沒有最好。”
阿寶突然悄悄與曹母耳語,道“娘,我和你說莊家可窮啦,只有幾十畝地和鎮上的一個小門面,家中就幾個仆人,我婆婆還親自做飯呢。”
曹母被這話氣得哭笑不得,伸手拍一下她的頭,道“又說混賬話了,咱家不圖莊家的錢,只圖莊家的人,人好就行。”
“再者,你婆家不是沒能力弄錢,而是不愿意弄錢。他們若是有心,早就成了富戶。”曹母道。
阿寶滿臉疑惑,不解地“啊”了一聲。
“你大伯子反對冒名詭寄,是為朝廷用心做事的官員,因此要以身作則,我聽說你婆家只接受了幾家親近之人的投獻。別人送的田產鋪子宅院都沒收,不是那等輕狂的人家。”曹母對莊家的品性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