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自稱為留河部的羌人部落,居住在洮河的一條支流邊上,他們是游牧部落,以牧羊養牛為主,也會在河灘邊上簡單的種點莊稼,但基本上就是刀耕火種,撒下點種子就等著收獲。
小王默默的打探著這個部落。
這應當是一個不大的部落,約有五百人左右,青壯者約為三之一。
部落里只有少數人會說漢話,還說的是關隴一帶的土話,不過老王卻跟他們交流的非常自然,因為老王居然能說一口流利的羌話。
他好像跟這部落里每個人都很熟悉,見面便笑著擁抱打招呼,甚至是那些羌人婦女們也很喜歡這老家伙,遠遠的跑來招呼。
老王每見到一人,總要先擁抱一下,然后互相問候幾句,再從馬上拿出早準備好的禮物。
送給女人們的往往是一些木釵,給老人的或許是個木碗,給孩子的也許就是個小拔浪鼓,給男人們的則會是其它一些玩意,總之都是采購價格不高,但又挺有心意的小東西。
而羌人則會還送他一些如艷麗的野雞毛啊,鋒利的狼牙之類這些東西。
他們并沒有急著交易,而是拉著老王問長問短,然后請他進部落里族長的帳篷里聊天。
留河部落也是游牧的,他們夏秋時在一個地方居住放牧,到了冬春時則又在另一處過冬,平時還是居住帳篷為主。
小王發現,老族長的帳中居然還有鐵鍋鐵壺瓷器杯盤這些東西,族長的妻妾女兒們,甚至穿著很艷麗的綢裙。
雖然只有族長家有這條件,但也還是讓小王比較驚訝的,怪不得這些羌人很歡迎老王,因為老王,他們的日子大為改善。
吃烤羊肉時,手里拿的是漂亮鋒利的解手刀,燉湯煮茶的鍋壺還用上了鐵制的。
一頓接風宴后,交易正式開始。
老王從馬上卸下了一馱子貨,里面主要是茶葉鹽酒以及一些鐵制品和絲綢布匹,另外還有些金銀首飾這些。
貨物一件件的擺出來,在那帳前顯得格外的耀眼。
一群群的羌人男女老少,擠的水泄不通,挨個前來觀看,驚嘆連連。
對于這些只知牧羊打獵的人來說,他們根本生產不出這樣精美的物品。
族長最先交易,他拿出來的東西是鹿皮、虎皮、熊皮、狼皮、豹皮這樣的好東西。
老族長有些得意的道,“你好久不來,我可是攢了好久,這些都是最好的皮子,我要換茶葉、鹽、酒,絲綢布匹,我還要換幾把橫刀。”
老王深入羌落,對東西也是很挑的,他并不是什么羊皮羊毛都收,一般情況下,老王并不收購活的牛羊馬匹,也不要牛羊皮毛這些,這些東西太普遍,收購后還不容易帶出去。
老王主要就是收購一些比較稀有的東西,比如皮子這塊,他就主要收購那些虎豹熊狼的皮子,此外貂皮、鹿皮、野雞翎這些他也是要的。
此外他還會收購一些藥材,比如麝香、蟲草、酥油、黨參這些都是不錯的東西。
至于什么牛羊、牛羊皮、牛羊毛這些,他一般都只是充當中介,為他們介紹賣給其它專門收購這些的商人,從中間賺筆中介費。
族長家有幾個強壯的兒子,居然能獵到虎皮,這讓他很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