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熊皮、狼皮是我家兒子們獵的,不過這虎皮其實是我們收購過來的,是西傾山上的一個小部落獵的。”
留何部跟老王做生意多年,也慢慢的懂得了貿易之利,也開始經常組織自己部族的人去更偏遠的部落,收購他們的珍貴皮毛等,轉手賣給老王,又能賺一筆。
老王相信,要不了幾年,等那邊的收購點名聲漸起,這些羌人估計也會慢慢的過去直接跟商號交易了,到時好東西估計自己可能就沒多少希望了,只能零星交易些。
“橫刀我只能給你兩把。”
老王告訴族長,橫刀是特許經營商品,他每次能采購到的數量也是嚴格受限的。
小王在旁邊聽著他們討價還價,看著老王游刃有余的樣子,再看著那些羌人居然也很講規矩的交易,覺得大出自己的意外。
來之前,本以為這邊會是無比的野蠻落后之地,以為這些羌人會個個兇殘野蠻,但現在親眼所見,覺得他們的發式服飾雖與中原漢人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其實也跟漢人沒什么兩樣的。
小王幫著拿貨,一邊做不經意的問,“聽說山那邊的吐谷渾人內亂,天柱王請來了吐蕃人,要打我大秦?”
族長一心全在新買的三把橫刀了,老王說只能賣給他兩把,他硬是講到了三把,這三把刀不比秦軍制式橫刀,屬于少府監下打造的民用橫刀,不論是材料不是工藝,都要差一些。
但這樣的刀,也是嚴格管控,實行專賣的,鐵匠們得先取得朝廷的特許,才能鑄刀。而鑄的刀也不能直接賣給客人,更不許直接接受客人訂制。
他們只能接受朝廷官府的訂單,刀打造好后賣給官府,然后再由官府出售給商人售賣。
刀特許專賣,稅更是重,鹽茶這些是百分之二十,而刀是百分之五十的稅。
朝廷批量采購的橫刀,一把造價不過幾百文錢,但是老王從大昌號拿貨,就是兩貫一把了。
而老王賣給羌人,其實已經是做價十貫一把。
但老族長卻覺得很劃算,這橫刀他早就羨慕不已了,比他們以前從其它部落那里買到的鐵刀,好太多。
既鋒利,而且刀鞘刀柄也好看啊。
這樣一把刀,那就是身份的象征。
“你說那事啊,確實有,先前有人從西傾山那邊過來,自稱是天柱王的人,說讓我們過去幫他們打仗,還說到時會有許多賞賜呢。又說搶到的東西,都歸我們。”
小王心中一動,“那老族長沒答應嗎,這么好的條件?”
老族長哈哈一笑,“腦子發昏才會答應,我們現在生活的挺好的,自由自在,又何必去趟他們那渾水,真打起仗來就得死人,部落人口就要減少,我們才不去。”
過去的時候,羌人們喜歡打仗,那是因為過去缺少交易的機會,他們物資極度缺乏,而漢人偏又不賣給他們,有時又遇到邊將邊官壓迫,于是便干脆造反,一來發泄心中怒氣,二來還可以搶到許多自己沒有又買不到的物資。
但是現在,日子還算安穩,又有穩定的交易渠道,大家日子都還過的去,那為何為冒險去打仗搶劫呢?
“族長可知道,有哪些部落答應了那天柱王的使者,愿意出兵呢?”
“這個啊,有的,不過具體的,你得問下我大兒子,他知道的清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