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孝嗣業士信還有羅藝,個頂個的能打,但對于如今的朝廷來說,這幾位宗室王,是最后的核威懾力量,是皇家的壓箱底功夫,不到關鍵時候不會輕易使出。
“嘉文啊,你記住今天父皇跟你說的話,皇家宗室,是朝廷最可信的力量,但也是最需要防范小心的力量,非到不得已之時,不要輕易讓皇族宗室擔任要職,更不能讓他們輕易統領大軍。”
“為何?”
“容易危及江山社稷。”羅成拍了拍嘉文的腦袋道,雖然當初盡奪諸王官職兵權,是在羅成病重之時宰相們做的決定。
可是直到如今,皇帝的病早好了,但羅成也不曾提出過要恢復諸王的官職兵權等。
為何?
倒不是說羅成怕了存孝他們會危及他的皇位,他只是想開個好頭。他是開國之君,存孝他們再怎么也危及不到他的皇位,但是以后呢?
西晉可是前車之鑒。
一開始,西晉的宗室分封雖封地大,可實際上也是既不治民也不統軍的,可是到了后來,改來改去,結果成了宗室們出鎮各地,勢力坐大,于是皇帝只能讓自己的皇子分封更大的封地,出鎮更重要的州郡,擔任更重要的職務,統領更多的兵馬,到最后,便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一人統領數州甚至是十余州之地,最終釀成了八王之亂。
當初開國定下制度的晉武帝司馬炎肯定也想不到西晉亡的這么快,還是亡在自己的子孫內斗手里。
正因有這樣的教訓,所以羅成現在并不再用皇族宗室擔任地方官員或軍中將領。
這些宗室分封地方,只有到了一種情況下,他們才能統兵,那就是當朝廷出現了叛亂危及皇權時,皇帝下勤王令,讓諸王勤王衛國之時,他們才能起兵共討之。
除這種情況外,諸王這把大秦利劍,都只能深藏鞘中。
“其實我朝名將輩出,猛將如云,就算不出動你皇叔伯他們,依然足夠了。朝廷南衙十二位大將軍,北衙十二位上將軍,內衙還有十六位中郎將,哪一個不是能征善戰,名震三軍?更別說樞密院一正二副樞密使和五院總督,以及兵部尚書和侍郎們,更都是軍中打出來的威名赫赫之將。”
大秦開國的這些名帥猛將們,并沒有幾個出事,這比起歷朝來都是難得的,因此皇帝隨時可以拎出一個又一個的大將來,隨便一個掛帥,都能出鎮一方。
“皇叔伯們那么能打,朝廷卻不重用,太可惜了。”
“哈哈哈,嘉文,記住,以后你當了皇帝,全天下的人都將為你所用,用人也是有學問的,并不是有才有能力就用。”
“父皇,有什么講究學問啊。”
“現在跟你說也太早,以后你慢慢悟吧。一個用人之道,可是學問極深,若是你哪天能悟明白用人之道,那你就能當一個圣君。”
百濟和倭國敢叛亂,那就打吧,但不需要增派大軍,不用搞的跟楊廣一樣發兵百萬,十萬都不需要。
他羅成只需給徐世績一道詔令,不給他增派一兵一座,但他相信徐世績定能為他平定海東這場叛亂。
“允許安東百姓抗敵平亂,若殺賊俘虜,皆有賞賜!”
“允許商船入百濟、倭國沿海劫掠,特頒義民劫掠許可證,劫掠合法,殺敵有賞!”
皇帝給徐世績的詔令后面,加了兩條特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