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破曉。
張保仔就已經起來了,這里是林邑浦,也是林邑國都城,正式名稱為僧伽補羅。至于這個名字來源,與婆羅門神教有關。
林邑國中,以占人為主。在秦漢時,林邑屬于交州日南郡,后象林縣功曹之子占城人區連于東漢永和二年率數千占城人在象林縣(順化)發起叛亂,殺死縣令,攻占縣城,當時漢交州刺史派兵遠征,結果士兵畏懼遠征而半路嘩變,致使征討失敗,區連因而得以奪取日南郡而建立了林邑國。
區氏傳國一百余年后,無子嗣,傳位于外甥范熊,范熊及子孫傳承六十年后,被大臣范文殺害。
于是林邑進入第二王朝時代。
正是在范文稱王之時,林邑國再度對外擴張,先后攻滅了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乂、屈都、干魯、扶單等鄰近小國,并奉表向東晉朝貢,后來他還多次進攻晉朝的日南和九真郡,并數次擊敗東晉的征討軍。此后,范文父子在位時,時而向東晉朝貢,時而叛亂襲擾。
到范文的孫子范胡達繼位后,他又稱為拔陀羅拔摩一世,他在位三十三年,在位期間崇信佛羅門教,并為神祇濕婆建立神廟,又遷建新都,命名為僧伽補羅(會安)
不過遷都之后,林邑第二王朝卻很快內亂并滅亡。
范陽邁建立了林邑第三王朝。
后來第二王朝后裔高戊律陀羅跋摩取代第三王朝,建立第四王朝。
其子商菩跋摩,漢名范梵志在位后,當時中原已經由隋朝一統,因為范梵志叛服不常,大業元年,隋將劉方率軍征討林邑,一路南下襲破其國都,并在林邑故地置比景、海陰、林邑三郡。
當時范梵志逃亡海外,數月后隋軍班師而還,把范梵志家祖廟十八塊黃金祖宗牌位,還有神廟里的許多金人一起都帶走。
范梵志隨后又恢復舊地,但不敢再囂張,忙遣使謝罪,其后朝貢不絕。
大秦統一中原后,范梵志也是上表稱臣進貢,還送了大象、白鸚鵡等。可是另一方面,在邊界上,林邑也是騷動作不斷。
不過近年海貿繁榮,林邑因其沿海之利,故也借了不少光,賺了不少。手里有了錢,林邑王范梵志又有點膨脹了。
張保仔來獅子城已經多年了,或者說他其實也算是半個林邑人。
他的父親正是當年隋大業元年時隨劉方征討林邑的一名隋軍,后來破林邑都城后,因為水土不服,當時隋軍大量生病,不少人死亡。
劉方撤離的時候,還留下了許多染病無法跟隨撤退的隋軍。
張保仔父親與一些染病同袍留下,后來范梵志回來,對這些隋軍倒也沒敢殺害。張保仔父親和一眾同袍們便都加入了范梵志的禁衛軍,畢竟距離中原太遙遠,已經回不去了。
留下來后,他們在林邑也取占人為妻,并生兒育女,置辦產業。
張保仔的父親在范梵志的禁軍里,還是個軍官教頭,待遇還可以,在林邑娶妻納妾生了七八個兒女,在這邊也是樂不思蜀。
張保仔從小在獅子城里長大,但他很小還是隨父親學習漢字漢語,再后來張保仔也在船上行過船在商鋪當過伙計,最后自己開了一家店鋪。
今年十八歲的張保仔開店的本錢是父親給了部份,又找獅子城里的漢商借貸了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