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彤雯趁勢說“我看這個動態心電圖是一年之前的了,而且是外院的,參考性不高,不如再做一個”
動態心電圖要背二十四小時,也就是說明天的手術做不了了。
腦外科明顯有些不悅,正想說些什么,忽然從辦公室外來了好長一隊醫生,領頭竟是一位年輕的女醫生。
是隔壁六組。
六組和七組共用一個大辦公室,只不過七組是血管組,六組是綜合組,主要做顱底腫瘤,不過其他病人都收。
帶組的女教授剛從國外回來,聽說科研水平極高,師門關系強大,以至于醫院肯讓她獨立帶組,要知道多少腦外科醫生還在臨床上苦熬呢
最開始大家都覺得她來路不正,但凡強勢科室就算有關系,也得用實力說話。
放眼這些能帶組的腦外科教授,哪一個不是上了歲數
戚彤雯當過吃瓜群眾,悄悄問過自己在外科的老同學“那個女教授什么來頭啊”
“你搜搜她論文。”
“我搜過了,確實厲害,我是問她開刀水平怎么樣”
神經外科醫生的培養周期很長,對于病人來說,一個會開刀的醫生遠比一個會做科研的醫生要重要得多。
“絕了。雖然是做顱底的,但開聽神經瘤開得特別好,又快又好。”老同學說“她剛回來,不是手底下沒人嘛,還要值一線班,上手術都是自己一個人干完全程,就給她分了一個規培還是實習生,你說規培生也就罷了,實習生能干啥最多放在病房里寫寫病史,送病人做ct都不夠格的”
聽神經瘤也稱位聽神經施萬細胞瘤或位聽神經鞘瘤,在解剖上位于橋腦、小腦和巖骨后壁構成的三角形區域即“橋腦小腦區”。
這個區域有很多重要的神經和血管走行,比如面神經、三叉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腦干等重要結構。所以這個部位的手術風險很高,需要主刀醫生有嫻熟的顯微神經外科技術,才能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1]
剛才和戚彤雯說話的腦外科醫生眼睛一亮,趕緊迎上去“姜教授,您在這正好,之前收到我們組的那個病人,就是您打過招呼的那個,現在麻醉科這邊說不好麻,心內科這邊也是說再等等”
戚彤雯“orz。”怎么還是個“關系戶”啊
醫院里的關系戶分為很多種,比如行政領導的關系戶和臨床醫生的關系戶,真關系戶和假關系戶
對于臨床小醫生來說,其實沒有差別,就是有時候來自領導的壓力比較大
戚彤雯開始在內心期盼,這位姜教授是一位好說話的教授。
畢竟外科病人收進來了,肯定是指望著做手術,做吧,風險太高,不做吧,領導覺得不上心。
小醫生是夾心餅干,左右為難啊。
注1來自神經外科解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