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朋友圈退出來,看到一條好友添加通知。
以為是來咨詢鋼琴調音的客人,鹿呦直接點了接受。
初曉:你是鹿喲吧。
鹿呦揚了揚眉。
出生上戶口時,工作人員疏忽把“呦”打成了“喲”,用到初中才改過來。
如今身邊也就奶奶、陶芯和混血發小會這么叫她。
yoyo:請問你是
聊天窗口上的“對方正在輸入”時有時無,鹿呦看了會兒,好奇地點進對方的朋友圈。
是個熱衷分享生活的女孩子,個人信息在曬出的照片、文案和定位里暴露了很多。
海城人,北城藝術學院大三的學生,吃穿用度不凡,平時裝扮偏優雅成熟風,頭發燙了卷,妝容精致昳麗。
鹿呦撐著頭的右手食指敲著腦袋,這姑娘長相陌生,她沒有認識的人是海城人。
北藝是陶芯的母校,難道是陶芯認識的
剛想到這,鹿呦就看到角度有些面善的自拍照下面,赫然顯示著陶芯的點贊。
鹿呦愣了愣,繼續往下劃,手猛地一頓。
寫著“打雷停電了,我好怕哦,要是你在身邊就好了”的文案下,陶芯回復乖,不怕,抱抱
初曉桃桃一到下雨天就好想你哦
桃桃初曉只有下雨天想
鹿呦看著這段曖昧橫生的對話,慢慢坐直。
猜疑凝成無形的刀,懸在心頭,引出的復雜情緒纏絞著她的神經。
手飛快地劃著屏幕,停在一張合照上,女生在自拍,身后的陶芯溫柔寵溺地看著她。
頂部跳出來兩條新消息提醒,鹿呦閉了閉眼,切回到聊天頁面。
初曉:對你而言,我可能算小三了吧
初曉:抱歉,無意傷害你,在看到她和你的聊天記錄之前,我并不知道她有對象,一直把你誤認為是她姐姐。
大概就像你們前天下午通話的時候,我問她吃不吃葡萄被你聽到,她跟你解釋我是她助理一樣,每次她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接到你的電話,都跟我說是姐姐撥來的。
這是故意透露給她的細節。
鹿呦呼吸一滯。
在很小的時候經歷父母離異導致她安全感很低,可又知道親密關系里需要給彼此空間,所以從不主動看對方手機。
連吃醋,都要先反省是不是自己過度敏感,想太多了。
以至于,此時此刻,明明細節全部對上,她還是不敢完全相信。
鹿呦僵著手打字問你們怎么認識的
初曉:去年九月二十七,我們學校校慶請她來開演唱會,我是伴舞里的一員,結束后她請我們去吃了夜宵,加了好友。
幾乎是一瞬間,勾起了鹿呦的回憶。
那場演唱會結束的當天,陶芯沒接她的電話,只回了條微信說有點累。
大概也是從那時候起,陶芯對她變得有些冷淡。
就在出神的間隙,初曉把她與陶芯的聊天記錄全部轉發了過來。
真相以最直白的方式,近乎殘酷地攤開在鹿呦眼前。
對她說累的陶芯,與初曉卻是徹夜暢聊。
這大半年里,兩人每日都有聊天,從互推歌單到探討電視劇再到分享日常。
甚至在她生病早睡的日子里,她們還有語音通話。
言語用詞愈加曖昧挑逗。
儼然一對已經默認關系的情侶在打情罵俏。
說是女友專享的妝造照片,初曉也有一份,甚至獲取時間比她還早。
送給她的禮物,初曉都有,甚至比她還多一束粉色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