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翊見狀也只得惋惜一嘆,站起身來,本已準備帶著謝不為離開,但在猶疑幾息之后,還是再次看向了已然閉眼做送客狀的荀原道
“荀兄既覺得六郎這孩子也很是難得,不若給他一個機會,只論道理,終究太過虛渺,得讓他去做、去悟,才能真正有所體會。”
但荀原像是入了定一般,絲毫不為所動。
謝翊便再是一嘆,目視謝不為,是欲離去。
可謝不為在怔愣過后,竟擰眉發問“敢問荀世伯,在荀世伯看來,我的本心是為何”
此乃大大失禮,謝翊聞之正欲略止,卻不想,荀原當真因此睜開了眼。
他的眼中格外清明,半分不似尋常中年之人,聲沉且緩,自有莊嚴之感,“你所說的經世致用,并非是為了世,而是為了”
“你自己。”
謝不為掩在寬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縮,他沒想到,荀原竟真的一眼看出了他心中真正的想法。
但他并不覺得有何不對,一個人若是連自己都不顧,又如何能兼達旁人。
“恕我失禮,無論是為世,還是為自己,我總歸是要盡自己所能去為百姓奔走的,如此可謂殊途同歸,有何不好”謝不為手已攥緊,聲音愈發激揚,是在據理力爭。
“若我掌權,我治下百姓自然安樂,又有何不對”
此話一出,謝翊的眉頭也皺起,有些欲言又止,但終究是半斂眸,默許了謝不為的質問。
而荀原聞言之后,面色未曾有半分改變,就連眼眸都不曾一動,像是一尊石像端坐于此,沉默地俯視著來自凡間的諸問百態。
良久之后,他終于開了口,卻不是在回答謝不為,而是又問道“以你所見,荀氏先祖以身殉節,忠守漢室,是為世,還是為己”
謝不為略有錯愕,但很快回答道“大勢在前,荀氏先祖既不為世,也不為己。”
荀原毫不意外,甚至略露笑意,“那在你看來,這一切都是徒勞,或是,愚忠”
謝不為抿了抿唇,沒有直接回答,但是有默認之意。
荀原見狀竟笑嘆,“但這,就是本心。”
可他又沒有對此多加解釋的意思,只自顧自繼續道,“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改變,總有一天,你的為己與為世會有沖突的時候,若你本心不在此,你又如何能保證你掌權后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世。”
“你又當真不會因一己私心,而淪為你自己口中的肉食者嗎”
謝不為聞言瞳珠微動,破窗外的一片云映入了他的眼中,留下了淡淡的陰影。
他沉默住了,因為他知道,他現如今已無法反駁,在孟聿秋之事上,他和孟聿秋已是選擇了要自私一點。
可他又本能地覺得,這與荀原所說的是不一樣的。
至少,他們的私心并非是不堪的。
兩個人既然真心相
愛,又為何不能在一起
正當他想開口為自己辯解之時,突然,他的腦海中卻劃過了謝翊與他所說的荀氏先祖的事跡。
既然荀原說,荀氏先祖以身殉節是不為世也不為己,而是出于“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