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相,謝將軍,驛兵回來了。”
謝不為雙眼一亮,“快讓他進來。”
驛兵領命而入,伏跪行禮之后,卻沒告訴謝不為想要聽到的好消息,而是重重叩首道
“屬下有罪,并未請回糧草。”
謝不為心下一震,忙問道“這是什么意思”
驛兵叩首未起,“屬下將孟相的文書交給了有司,第二日,便得允許,可度支部尚書卻道一時調不出可用的米糧。”
孟聿秋眉頭瞬間蹙緊。
而謝不為雖并未直接接觸過度支部事務,卻也知道,如今朝中倉廩雖不至滿盛,但絕不會調不出一縣之糧。
那這便只能是度支部尚書,也就是潁川庾氏的推脫。
謝不為攥緊了手,眼光也微冷,“如今乃是我叔父謝太傅兼領尚書省,你難道沒有去尋他”
驛兵也是惶恐,“屬下自有叨擾謝太傅,而謝太傅也急促度支部調轉米糧,可庾尚書卻先是滿口應下,在又拖了兩日之后,仍是斷定調不出可用的米糧。
屬下便再不敢耽擱,只好先行回來復命。”
謝不為只覺一口氣快要上不來,正欲再追問,卻又聞隨侍來報,“前往會稽的驛兵也回來了。”
但不知為何,謝不為心下竟不覺松氣,反而更是攥緊了手,在會稽驛兵入內之后,急忙問道
“會稽那頭是什么消息。”
會稽驛兵聞言當即跪在了先前驛兵的身邊,語出有些顫抖。
“回稟謝將軍,會稽內史道,郡府夏稅已呈朝廷,秋稅還未齊整,暫時調不出
鄮縣所用。”
謝不為一怔,旋即冷笑出聲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調不出那我長姊先前給我的又是什么”
會稽驛兵卻是沉默不敢回答。
謝不為深吸了一口氣,“那你有沒有去找我長姊。”
會稽驛兵連忙道“屬下曾請拜見內史夫人,但卻得知內史夫人有恙,不便見人,屬下便只好趕回稟報。”
謝不為心下一緊,“有恙”
孟聿秋握住了謝不為的手,微微擺首道
“你長姊一定沒事,不過是王叔安的拖延罷了。”
謝不為閉了閉眼,勉強穩住了心神,低聲道
“如今朝中被庾氏所阻,而想必會稽那頭也正是王氏的交代,他們定不愿意看到我們順利平叛,或是不想看到我謝家占據鄮縣。”
謝不為話有一頓,是他突然想起了,在石頭城中蕭照臨對他說的話。
“那孟懷君,他并非似其父,長在臨陣,而是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若他在朝中在尚書,鄮縣平叛之事便會無半點后顧之憂。
但他如今親去鄮縣,即使尚書是由你叔父暫領,可畢竟你叔父從來只掌中書,尚書事務繁雜,你叔父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全然掌控,而庾氏又眈眈已久,難保不會從中作梗。”
當時他雖也覺有幾分道理,但更多還是覺得是蕭照臨的私心更多。
可事到如今,竟是字字句句切中了蕭照臨的預斷。
他很難不去想,如果孟聿秋此刻當真還在朝中,那無論是誰在鄮縣,又都是什么立場。
只要是于鄮縣百姓有利,于平叛軍士有利,一切都不會有阻攔。
原來當真是他錯了嗎
就在他腦中一片紊亂之際,孟聿秋卻再一次堅定地握住了他的手,“鹮郎,不要著急,永嘉乃是國朝副都,那里常年備著足夠的糧草與戰艦,此次若要徹底剿滅海盜,只糧草仍是不夠,戰艦也是必不可缺。
永嘉內史乃是我昔日下官,等我傳信,定然不會再有問題,而今早劉校尉來報,城中糧草也還夠五日,來去時間便足夠了。”
謝不為卻有些猶豫,“可是,永嘉內史當真會愿意冒此風險嗎不說朝中態度,他難道不怕被庾氏和王氏記恨嗎”
孟聿秋笑了笑,“大將在外,自需便宜行事,即使朝廷要追究,我也能一力承擔。
至于庾氏與王氏”
他話有一頓,但面上溫和的笑卻未曾改變,“他們的手,還伸不到永嘉去。”
謝不為心下的顧慮便隨著孟聿秋一句一句的寬解逐漸地消弭。
他終于能安下心來,又稍作整理,便準備與孟聿秋出縣府巡查城中情況。
可在此時,竟又有急報沖進了縣府。
“稟告孟相、謝將軍,那群海盜,竟然趁我軍不備,偷襲東城門”
“什么”謝不為霎時攥緊了手,不可置信地反問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