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是二十元的促銷品,里面就是四十元起步的器物了,四十到六十,然后就是八十,一百這樣的分類。
江林在各個售價區間都拿起一兩個瓷盤敲擊聽聲,松田則是看著他又開始用指節敲敲打打,再次升起好奇,難道在小孩手里什么東西都能通過聽聲判斷好壞
察覺到松田先生的視線,江林有些不好意思地放下瓷盤,其實他也不想這樣,但自己只要拿起這些物件就會下意識開始挑選,這是他從小形成的習慣,哪怕不再做菜好幾年,也還是會這樣很難改掉。
畢竟作為廚師,要做的不僅僅是在廚藝方面鉆研,還有對食器的擇優,美味的菜肴需要搭配合適的食器來盛放。
松田隨手拿起一個盤子也敲了幾下問他。
“這個要怎么聽聲音”
江林很想給他全套科普,但有限的表達能力,只能讓他籠統地說了幾個字來概括。
“聲音,好聽,是好的。”
直接聽得松田一頭霧水,合著小孩在這光聽瓷器聲音好不好聽了好聽的就是好碗
他有些一言難盡地看著小孩,而接收到目光的江林從中讀懂了,松田先生在說你開心就好。
江林急得差點方言都要脫口而出了,還好他反應快及時收聲,但整個人還是郁悶地垮下臉。
好煩,有嘴難言是真的折磨,系統學日語的這件事自己必須盡快安排起來了。
他撇撇嘴眼神幽怨地看了一眼松田先生,便來到一百元以上的區域繼續看,霓虹的食器店花樣也很多,除了日常的餐盤外,還有更細致的分類,大多是日料用到的一些器物。
江林拿起一個售價一百二十元的瓷盤輕敲,聲音比之前的稍好一些,但也大差不差,雖說一分錢一分貨,但現代流水線工藝產的瓷器,這些賣一塊和一百的基本上也沒什么太大差別。
上好的瓷制器物聲音悅耳悠長,壁薄透光,在注入開水后還能做到不燙手。
他們家就有這樣的四套,聽父親說,那是他們江家祖上傳下來的,官窯燒制還是以梅、蘭、竹、菊為主題。
每一套碗盤碟盞有十八件,曾經還有人出價上百萬想買,但都被父親拒絕了,在他的印象里,那四套瓷器父親就只拿出過梅瓷招待貴客,而且也僅有一次。
若是以這種標準來放眼這家食器店,恐怕沒幾件能達到的,況且就算有但這類瓷器價格不菲,也不是他現在能買得起的。
既然質量都差不多,那就選幾個好看的買,江林拿起一個白底水波紋的瓷碗看向松田先生。
“這個,你,喜歡,嗎”
說完又覺得自己好像問的不對,便放下碗指了指木架上擺放的其他樣式重新說。
“你,喜歡,哪樣”
松田有注意到他拿起那個水波紋的碗兩次,便伸手又將那個碗拿過來。
“就這個吧。”
藍白相間的顏色挺好看的。
江林看他選了這個碗,頓時眼睛一亮,店里五花八門的花樣他看了一圈就鐘意這個,沒想到松田先生也喜歡。
達成共識,江林笑著拿了和碗配套的盤子,除此之外,他還選了個大點的湯碗。
選好結賬,只是沒等他拿出錢包,松田先生就已經付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