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解氏與兒子兒媳及孫女一同于前廳跪聽內侍宣讀了那道除去她一品誥命,將她降為五品郡君的旨意。
“郡君接旨吧。”
“是。”解氏強壓著語氣中的起伏顫栗,抬手接旨“解氏自知有過,甘領此罰謝圣人輕恕之恩。”
內侍輕頷首,留下這道降罰的圣旨后即離開了此處。
內侍離去后,馮家前廳是使人窒息的安靜。
仆婦白著一張臉將解氏扶起。
那名中年男子也隨后起身,壓抑了數日終于忍無可忍“母親好端端地究竟為何非要挑起如此事端如今不單名聲盡失,就連圣人也降下了責罰今后您要兒子在同僚間如何抬頭做人”
三日前他還是一品國夫人的兒子,只因母親那晚去了趟登泰樓,轉眼間他便成了全京師的笑柄
但受牽連的又何止他一人
“輝兒才十四歲,今年剛進了國子監讀書,現下鬧出此事,您要他在國子監如何立足,如何面對那喬祭酒及眾師長還有他的同窗”
“還有敏兒”他抬手指向一旁的少女,“十六七歲正是議親的年紀,經此一事,她今后還能有什么像樣的親事可言”
原本如在夢中的少女聞得此言,忽然紅了眼眶。
“夠了”解氏驀地抬眼,看向兒子,厲聲道“這整個馮家能有今日,皆是我一人爭來的你能在工部謀得這主簿之職,靠的是什么輝兒能進國子監讀書,靠的又是什么”
“我如何做事,又豈輪得到你在我面前大呼小叫”
“是,母親素來威風得很”男人臉色難看至極,轉身拂袖離開了前廳。
那少女也掩面哭著跑了出去。
“敏兒”
婦人追著女兒快步而去。
少女一路小跑,躲開追上來的母親,坐在荷塘邊的巨石上哭了起來。
因她的祖母是圣人親封的一品國夫人,故自她十三歲起,有意議親的人家便將馮家的門檻踏破了去。
但祖母根本看不上那些人家,只說讓她不必心急,日后定會給她謀得一樁最好的親事。
她便也一直心存期待。
后來她逐漸明白了祖母的用意所在祖母常帶著她去見那位應國公夫人,她與那位應國公世子也逐漸熟識了
應國公夫人很喜歡她。
應國公世子曾私下送過她一對簪子。
祖母雖未與她明言,但她也不是傻子。
母親也看出了此事背后的可能。
應國公府非尋常勛貴可比,那可是當今圣人的母族,應國公是圣人的親弟,若她能成為應國公世子夫人
整個京師都再沒比這更好的親事了
可就在她以為這一切觸手可及之時,祖母卻忽然出了這樣的丑,今日又被圣人下旨除去了誥命
她父親不過工部一個小小主簿,論起家世她根本比不上那些貴女,但她勝在有一個譽滿京師的好祖母,應國公府若選了她做兒媳,無疑也是一樁美談
可現下她祖母的名聲不在了
她唯一的依仗與優勢便也沒有了
應國公府還會選擇她嗎
少女只覺天都塌了,哭得愈發傷心,將手腕上祖母給的手鐲褪下,宣泄著砸進池水里。
前廳內,仆婦的心緒久久無法平復“夫人”
“哪里還有什么夫人。”解氏坐在椅中,冷笑著自嘲道“現如今該稱郡君了。”
“郡君郡君這分明是代人受過了”廳內已沒有其他下人在,仆婦心神不寧地道“此事可要同圣人說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