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陳長史是被下獄處死的。”常闊道。
常歲寧面色微變“有人行構陷之舉,假傳圣諭”
大都督府長史官職分量在此,其權相當于上州刺史,揚州各衙獄并無權力私自處決陳長史,所以只剩下假傳圣旨的可能。
常闊略微一怔,有些意外地看著少女“歲寧全猜對了,正是如此。”
見少女還在等著自己往下說,常闊暫且收起其它情緒,道“那英國公李正業等人前往揚州,向巡察御史薛仁狀告大都督府陳長史有謀反之舉,稱有鐵證在手,陳長史因此被捉拿入獄。”
常歲安震驚道“那巡察御史就這般輕信了李正業,處死了那揚州大都督府的堂堂長史”
輕率沖動如他,都覺得那位巡察欽差輕率沖動的過頭了
那可是大都督府的長史,說入獄就入獄,說處死就處死了
就算李正業等人偽造了圣旨,可李正業等人又非自京師而來,何故會身攜圣旨身為巡察御史,怎么著也該先查證一二再殺人吧
常歲寧道“因為那偽造的圣旨,本不是給那位巡察御史看的,相反,是為了配合那位薛御史行事,有名目可除掉陳長史罷了。”
常歲安一驚“妹妹的意思是那巡察御史,也是李正業的同黨”
常闊神情凝重地點頭“沒錯,這薛仁早已和李正業暗中勾連上了。”
“這位御史薛仁三月前出使江都,乃是自薦。”常歲寧道“看來在很早之前,李正業等人便在悄然謀劃此事了。”
此番起兵之事聽來突然,但此事背后的謀劃籌備,絕非一日之功。
“歲寧怎知薛仁三月前出使江都,是為自薦”常闊忍不住問。
自談及此事起,便可見這孩子對各處官政之事知之甚詳,且頭腦反應極快。
“皆是從擊鞠社里聽來的,社中同窗閑談時會說起這些。”
常歲寧答得沒有遲疑,這本也是事實,她與那些監生們結交,本就存了方便收集探聽各處消息的想法,這也是她拜師喬央入國子監的原因之一。
常闊了然點頭之下,又有兩分思索,原來結社打馬球還有這等用處
他看著少女,道“他們說歸說,歲寧能留意并記下,且能巧用于時事當中也是本事。”
贊賞罷閨女一句,常闊接著說了下去。
那陳長史被處死后,李正業與欽差薛仁里應外合,再次假傳圣令,由李正業接任了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一職,由此接管了都督府的軍政大權。
而在消息傳到京師之前,又借“高州刺史謀反,圣人密令發兵討伐”為名目,令揚州各處官員集合兵力發兵征討。
“亦有官員察覺到了不對,然提出質疑者,皆被李正業織以高州反賊同黨的罪名,下令當場斬殺。”常闊道“就連揚州錄事參軍也被處死,其他官吏便不敢不從。”
常歲安“那他們當真要去討伐高州刺史”
常闊冷笑道“高州刺史安坐家中,何來造反之意,這不過是李正業一黨編造的幌子罷了。他們以此為名目,得以召集兵力,控制了各處,待開了府庫,便又改了說辭”
“那李正業宣稱當今圣人明氏專權,獨攬朝政多年而無還政儲君之心,他為匡復李氏江山,故代儲君發兵討除明氏,是為以正社稷”
此言一出,很快傳遍四下。
李正業已自封揚州大都督,又于揚州設下英公府,著薛仁為長史,還有兩月前那位因在早朝上痛斥明后專權而遭貶謫的駱御史駱觀臨,也已與李正業聚集一處,如今已成了李正業麾下軍師。
“現下他們控制了揚州各處,開庫鑄錢,征募士兵,籌措糧草,又四處廣發煽動文章”常闊的語氣有些發沉“據聞揚州之外響應者亦頗多。”
常歲寧的心情也隨著常闊的話跟著往下墜。
這些響應李正業的人當中,除了對明后掌權感到不滿的官員之外,必也不乏各懷鬼胎者。
明后掌權因脫離正統之故,誰人都可以借此來做文章,義正詞嚴地跟著摻和一腳,現下有了英國公李正業帶頭掀起此事,自不乏跟從之人。
可縱不提那些跟從者,即便是起兵的李正業本人,其目的難道當真就是為了所謂匡復李氏江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