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家中遭變,運道不佳。多行好事,或許便能轉運了。為有才之士買硯,也算行善了。”常歲寧將錢袋又往前遞了遞,微微笑了笑“譚舉人行成全之舉,也是行善。”
還有這種說法
譚離一時啞口無言。
片刻后,他雙手接過“那譚某便厚顏行善咳,厚顏收下了。”
如此取財,也算助人為樂吧助人為樂亦為道也。
只是這財拿在手中,比他想象的還要更加沉甸甸。
這豈止是賠他硯臺,這簡直能將他今年入冬取暖用的炭錢一并承包了
京城不光夏日炎熱,冬日冷起來也很要命。
他本還擔心冬日掏不出手來寫字,現下卻是能好好過完這個冬日,以待來年春闈了。
而面前的少女說是為他買硯,又怎知不是存了接濟的心思,只是借了個好聽體面的由頭保護了他讀書人的顏面而已。
他的冬日固然是能好過許多,可常娘子
譚離心中五味交雜,最終只道“愿譚某之硯碎,可為常郎君破此災。硯中殘墨,只可污其一時之表也,洗去污穢之日定在眼前。”
常歲寧頷首“借譚舉人吉言。”
譚離向她深施一禮后離去。
“譚兄,你這是”
等在不遠處的幾名文人早就留意到了譚離這邊的動靜,此時都圍了上來。
譚離“此乃常娘子給我的買硯錢。”
“常娘子未免太闊綽了”
有人捧著硯臺懊悔嘆氣“早知如此,方才我也該湊近些才是”
起先見譚兄硯臺被砸,他下意識地抱緊了自己的硯臺,現下他只遺憾自己格局太小同樣都是抱著硯臺過來的,他怎卻錯失如此機遇呢
一旁的宋顯聞言皺眉提醒“此時又豈是玩笑之際”
他下意識地看向站在那里的少女。
他雖也是國子監的學生,但他臨近科舉,可自由出入國子監。
來大理寺,是因他給幾位相熟但拮據的舉子尋了個替一位員外家中新宅書匾的活兒,每人可得一兩銀子的報酬,方才是結束之后,“正巧”路過此處。
常歲寧此時也看到了他。
宋顯避開她的視線“走吧。”
“諸位,你們說那常家郎君,難道當真是被冤枉的嗎”離去的路上,有一名舉人低聲問。
“依我看來必然如此。”
“你收了買硯錢,你說了不算”
“常家郎君品性端直,此事多半是有冤情。”宋顯看向前方。
幾人則下意識地看向宋顯。
自輸棋后,宋舉人對待與常娘子有關之事的態度,似乎變了許多啊。
“她當真是這么說的”
應國公府內,昌氏很快得知了大理寺發生的一切,此刻眉頭緊鎖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