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冊帝將那信紙接過,看到其上“像極了”李尚的字跡,似有著短暫的走神。
片刻,帝王才緩聲道“她借李錄來混淆了朕的視線”
原來并非是選擇了李錄,而是利用了李錄。
她該慶幸嗎
慶幸那個女孩子并非是要倒向榮王。
“陛下,要追嗎”心腹內侍看著那張信紙,詢問道。
“她不會在此處停留,等著朕去追的。”圣冊帝看著那字跡,道“他們找不到那位郎中,所以,她會就此帶著常歲安去更遠的地方尋醫。”
心腹內侍一時拿不到帝王的心意,便只道“料想沿途定也會留有蛛絲馬跡的”
片刻,圣冊帝才道“那便試著去找一找吧,便道,朕聽聞此事,憂心常家郎君傷勢未愈,特令人陪同尋醫”
“是,奴這便去辦。”
內侍垂首退了幾步,卻又聽圣冊帝的聲音響起。
“罷了。”
圣冊帝緩聲道“不必行徒勞之事了。”
隱約間,她想到了天鏡國師讓她參悟的那個“放”字。
“便讓她走吧。”
她道“不必去追但需傳朕密令,讓京師外各處留意她的行蹤,若有所得,事無大小,皆及時傳稟于朕。”
“是,奴遵旨。”
內侍退出了殿門,圣冊帝的視線慢慢落在了那只香爐之上。
會是這個“放”字嗎
“但非是朕放走了她”帝王低語道“是她逃開了朕。”
逃開之后,她會去往何處
若是阿尚,必赴不平之處。
香爐之上香霧繚繞,透著梵靜寥落之感。
很快,京中許多人都聽聞了常家兄妹外出尋醫之事。
事關常歲寧的消息,魏妙青總是格外靈通。
“城外百里也不算遠,那等人回來,母親邀常娘子來府上賞梅吧”
在園子里建了座府的魏家,一年四季總有賞不完的花,且時令之花,也總比旁處開得要早。
段氏一時沒說話,下意識地看向來請安的兒子。
魏叔易坐在椅中喝了口茶,笑了笑,道“不知府里的梅花要開幾次,才能等到她回來了。”
魏妙青不解地看向兄長。
而此時,前來傳旨的內侍,已來到了鄭國公府大門外。
很快,魏家上下皆趕去了前廳接旨。
宣旨的內侍被送出府后,魏妙青捧著那道賜婚圣旨,久久未能回神。
這倒霉事,還真輪到她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