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徐氏軍中即有士兵來報“大將軍有大軍自西南方而來,觀其軍旗,乃是宣州守軍”
徐正業聞言握緊了手中還未來得及出鞘的劍。
這個消息并不足以讓他意外,因為他事先已得知了宣州兵動的消息
正因此,他為以防萬一,才會親自率軍趕來。
但在此刻之前,他心中仍存有一份不確定,因為他實在想不到宣州會出兵救援和州的原因
便是此刻,他心中仍有不解宣州為何要淌這趟渾水這根本不是宣安大長公主的行事作風
而無論他作何感想,事實已然擺在眼前。
宣州大軍很快逼近。
且更加令徐正業震驚的,是那領軍前來之人。
大軍自西南側方而來,匯入和州大軍所在方向,為首者隨之出現在眾人視線之中,除了兩名武將之外,還有一道女子身影。
那策馬而來的女子披甲懸劍,外罩著一件披風,此刻她抬手將披風兜帽摘下,火把映照下,現出了一張雍容舒展的臉龐。
徐正業臉色微變“大長公主”
宣安大長公主竟然親自來了
這位大長公主已多年未出宣州,今日竟披甲率兵,親自馳援和州
徐正業覺得這幾乎說不通,或者說是有什么他不知道的隱情在其中
他緊緊皺眉。
宣安大長公主看著他“徐大將軍,久違了。”
看著那張臉,聽著這道聲音,常闊的震驚不比徐正業少,他甚至嚇了一跳她怎么來了
眼看援兵突現,金副將激動之余,下意識地去看自家大將軍的反應,卻見常闊擰眉瞪眼,表情甚是一言難盡。
細品之下,金副將只覺大將軍此時反應,就像他見客人提禮上門,而他不想做飯招待時的心情太客氣了,東西到了就行了,還來什么人啊真是的。
那廂徐正業正盡量不動聲色地試探著“不知宣安大長公主率軍親臨此地,有何指教”
宣安大長公主冷笑一聲“是我該問徐大將軍一句,將手伸至和州,可曾問過我的意見”
徐正業微一皺眉“徐某不解大長公主話中之意,還請明言”
他并不愿與宣安大長公主為敵,對方身份不同于尋常宗室公主,乃是先皇嫡親胞妹,其幼時便得其父慶豐帝偏愛,成年后即賜宣州作為其封地。
江南西道十八州,數宣州轄地最廣,治下人口最多,足有郡戶十二萬余,亦是整個江南西道最富庶之所。
且江南西道不設節度使,多年下來,各州便多已默認以宣州為首。
將宣州賜作一位公主封地,足可見慶豐帝待這個女兒的偏愛程度,先皇在世時,也待這唯一的同母嫡妹甚是寵愛,縱然其作風有失,卻也從不苛責半句。
在世人看來,或正因此,宣安大長公主才養成了這幅驕矜而又無所顧忌的性情。
先皇駕崩后,帝位更迭,朝局一度動蕩,從立新君而又廢黜,再到女帝登基,曾有無數朝臣與宗室子弟請這位大長公主出面主持大局,皆被其拒之門外。
任憑朝局如何動蕩,她只居宣州飲酒享樂。
但其久據宣州,其勢扎根甚深,位同藩王,實在不可小覷。
因此廢帝還在位時,曾賜下一名長史前往宣州,美名曰為大長公主分憂,實則是為插手把控宣州內政。
但那名長史初至宣州,便被宣安大長公主退了貨,其言曰新任長史甚丑,見之食難下咽,也曾存磨合之心,奈何日嘔三次,為性命慮,實不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