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瞧著怪順眼的。
大約是因為不像她娘。
李潼盯著他瞧“您見過我”
常闊看向前方,狀似思索“好像是吧,興許在哪里見過記不清了”
李潼咧嘴笑了“我卻是知道您的,我時常聽母親提起您”
常闊幾不可察地挑起濃眉“是么”
說來聽聽
李潼剛要往下說,只聽一旁傳來母親不悅的喚聲“李潼,過來”
李潼應了一聲,便驅馬去了宣安大長公主那里。
常闊“”
怎么提起的他,倒是說完再走啊
他斜睨向宣安大長公主。
常歲寧也驅馬跟著李潼去了大長公主面前,同大長公主道謝。
當初那封信她是寫給大長公主的,宣州與和州緊鄰,時間上來得及,且宣安大長公主的身份對徐正業而言有天然的壓制,是最好的人選。
所以她選擇向對方借兵。
這個善緣剛結上,便用上了,雖說是沾了阿兄的光,但對方肯出兵,又親自趕來,實在令她感激。
“瞧你這一身傷,快別說話了,有什么話回去再講不遲”宣安大長公主滿眼心疼地看著常歲寧。
看著這樣的常妹妹,李潼也嘆氣,她想說一句,怎不留在城中作甚非要親自上戰場,但想到目之所及皆慘烈模樣,這句話便說不出口了。
縱然她無法可想,常妹妹與這和州城非親非故,怎就能為守城做到這般地步
但她也突然知曉,原來這世上,當真有為他人生死,而不計自身生死者。
若說先前只是喜歡,此刻這樣的常妹妹,則是值得她仰慕的。
甚少離開宣州,從未親眼見識過此等大義的李潼頭一回生出了這樣的觸動。
雪花掉在眼睫上,她的眼睛有些發澀,她解下狐裘,不由分說地給常歲寧裹上。
常歲寧說會弄臟她的裘衣,她紅著眼睛替常歲寧罩好兜帽,遮得嚴嚴實實,笑道“沾上英雄的血,那是它的榮幸。”
宣安大長公主則道“常家祖墳真真是冒青煙了。”
分明是個山野莽夫出身,卻能有這樣一雙好兒女,還能得她瞎眼之下另眼相待,可不是冒青煙嗎
這青煙一冒就是這么些年,他家祖墳怕是得累得不輕呢。
常闊斜眼瞧著她們在這邊說著話,便也如宣安大長公主方才那般喊道“寧寧,過來”
宣安大長公主斜睨過去,輕嗤了一聲。
常歲寧驅馬回去,問“怎么了”
常闊忽然一個寒顫“”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