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的女郎姓吳,出身書香名門,心氣兒極高,是京中有名的才女。但自端午登泰樓一宴后,便被常歲寧折服,忠心追隨許久,憑借其活躍程度,在這個由一眾擁簇常歲寧的女郎們組成的圈子里小有地位。
此前,魏妙青試圖霸占常歲寧之舉,便是被她帶頭糾正。
糾正后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如今魏妙青已懂得了“喜歡不是獨占,而是分享”的真諦,譬如今日,便第一時間將有關常娘子的消息和自家兄長都分享給了她們。
吳家女郎持筆,靜候魏侍郎開口。
魏叔易見狀,不禁在心中失笑所以,竟還帶了“史官”來
也是。
她的事跡,是值得被廣為傳頌的。
既如此,那他今日便做個說書先生,好好地講一講她好好地講一講那個該被世人看到的她。
一行數十個小娘子從鄭國公府出來時,天色已近暗下。
一群人圍著吳家女郎七嘴八舌地說著話,想借她手里的冊子拿回去抄寫。
“不著急。”吳家女郎將冊子抱在身前,沉穩道“待我先查錯一番,確定無誤后,便讓下人抄寫多份,分與你們每人一本。”
作為這個圈子里的核心人物,她是很懂得端水之道的。
先借給誰都不合適,不如由她一同發放。
大家對這個提議都很贊成,于是注意力又回到姚夏身上“姚二,信上也提到我們了,再給我們看看唄”
常歲寧是給姚夏寫了信的,信封上寫有“姚夏親啟”的字樣,但信中問候到的女郎卻有很多。
面對那些伸過來的魔爪們,心知拿出去就要羊入虎口,姚夏捂緊了信,跑得飛快“明日你們來找我,咱們再一起讀信便是了”
她“噔噔蹬”跑上馬車,車夫也很配合,很快驅馬,未給女孩子們追上來的機會。
女孩子們在后面跺腳,嬌聲埋怨。
姚夏才不管那么多,端水的事自有吳家女郎負責,想當初她是頭一個近了常姐姐身邊的人,也算是開山鼻祖般的人物,自然有資格獨享常姐姐來信
雖然說吧,她起初待常姐姐,的確是見色起意
馬車晃悠悠,女孩子抱著信貼在身前,面上笑盈盈,眼睛亮晶晶,甚覺與有榮焉。
她和常姐姐都很厲害。
常姐姐作畫很厲害,打人很厲害,討公道很厲害,殺敵也很厲害
而她姚夏,喜歡人的眼光很厲害
很厲害的姚二娘子回到家中時,便聽下人道,祖母和阿爹阿娘阿兄,及大伯,都在等著她用飯。
姚夏嚇了一跳天都黑透了,她哪兒來這么大的面子竟叫大伯和祖母都在等她吃飯
這種一家之主才配有的待遇,叫姚夏很是受寵若驚。
膳堂里,除了住在小佛堂里的那位女郎之外,姚家人都在。
飯桌上,姚歸屢屢給妹妹夾菜,忍不住問“妹妹,今日你在鄭國公府都聽到什么消息了”
他若能得到有關常娘子的最新消息,明日去了書院,便也能橫著走了
無它,少年們總是對同為少年人的事跡更感興趣,雖然這少年人是個女郎,尤其這少年人是個女郎。
姚夏早憋不住了,只等人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