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是要打的,不打,怎么聲東擊西,怎么掩人耳目。”常歲寧“就看他舍得拿多少兵力來打了。”
那斥候便報,對方兵馬統共三萬左右。
肖旻剛要說話,只見那少女已經起了身,看著他道“肖主帥,徐正業既有了動作,為爭先機,那便事不宜遲,咱們且照計劃行事吧。”
“可是”如此關頭面對如此重大關乎勝負的抉擇,肖旻難免仍有些猶豫“常娘子當真篤定徐正業會改道去洛陽嗎”
“是。”常歲寧正色道“徐氏軍中有我阿爹安插的眼線,方才我已得密報,徐正業已在籌備攻打洛陽之事。”
常闊“”
他什么時候安插的眼線且是能探聽到如此要秘的眼線
肖旻看向他。
常闊點頭“嗯”
是的,他的確安插了這么一個眼線大約是有一回做夢的時候。
常歲寧已取下了兵器架上的短刀,彎身藏于靴側,直起身之際,抬手接過喜兒遞來的黑色披風。
常闊坐鎮軍中,先派出了金副將與楚行二人領兵迎戰徐氏三萬大軍。
徐正業出兵自壽州攻打淮南道的消息,很快傳回了京師。
而再隔十日,忽然又有更為緊急的軍情傳回。
徐正業忽率十萬大軍出江都,所往卻非是淮南道與京師方向,而是一路北上,已過徐州境
朝中驚怒之聲不斷,這賊子表面在攻淮南道,實則竟要取東都洛陽
看著那報信的士兵,圣冊帝定聲問“肖主帥與常大將軍如今作何應對”
“回陛下,肖主帥已率大軍前往追擊”
“追擊”圣冊帝閉了閉眼睛,追擊二字,便代表著已經失了先機,只能盡力亡羊補牢而已。
“徐正業既已過徐州境,待上了汴水,奪下汴州,便能直指洛陽單是在后追擊,恐是來不及”有大臣惶然道“圣上還當立即派兵趕赴洛陽”
洛陽與京師一東一西,相對而望,絕不能落入徐賊之手
眾聲相議應對之策之際,也有人怪罪常闊與肖旻失察之過,也有人開始將責任歸咎到了那篇也在京師傳的沸沸揚揚的檄文之上。
先前分明是攻打揚州的好時機,卻半分實事不做,反而去寫什么華而不實的檄文
那道檄文聲稱徐正業要在江都自立為王,因此讓徐正業被質疑聲纏身或正是因為要破除質疑,徐正業才會突然起了心思,改道洛陽,以證扶持太子之心不改
且又放下什么“七十三日必取徐賊首級”的狂言,現如今徐正業都要跑到洛陽去了,何談什么取人首級
那常家女郎一人名聲事小,然而經此一事,大軍威信必然也會隨之掃地,之后的局面只會變得更糟糕
她一篇檄文大出風頭,然而闖出如此禍事來,將徐正業激去了洛陽,卻全然沒有善后的能力
小小女郎,有幾分本領和運氣,封了個將軍,便被沖昏了頭腦,做出如此無知舉動,常闊卻也不知阻攔
于是,便有人當場論起了常闊“教女不嚴”之過。
“諸位大人何必如此著急下定論。”魏叔易開口,看向眾人“七十三日之期,如今不是還未到嗎此時下斷言,豈非為時過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