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著,同時也看向肖旻“二位將軍率七萬大軍在此,徐正業麾下卻有十萬余眾,而我等有一萬將士,若留下一同作戰,則更添勝算”
他說著,忽而起身,重重抱拳“胡某愿留下與二位將軍一同抗敵”
說句實話,他在來的路上,心中尚有悲涼與怨憤,為自己不平,為汴州不平。
可此刻,面對這樣一位“紙上談兵”的小將軍,他忽然從“怨”,變成了“愿”。
對方先拿真心大義待之,他自然也甘愿換以真心。
而人心中的熱血與大義,也是會被感召點燃的。
他身側的武將也皆隨之起身,視線都下意識地落在那盤坐著的少女身上。
“我等愿與二位將軍一同抗敵”
“俺們早想和這些燒殺搶掠的賊人們打一場了”
“請二位將軍成全”
“”
面對他們的堅持,肖旻看向端坐著的常歲寧。
片刻,常歲寧抬手示意,一笑道“那便請諸位坐下,共同商議對敵之策。”
一扇屏風后,執筆書寫的姚冉,悄悄看向議事的眾人。
她能看得出,眾人雖圍坐,但唯有常家娘子,才是眾人真正意義上的中心。
但她又無比認同地覺得,常娘子值得被這般圍繞,這些發自內心的敬重與擁護,并非毫無緣由,而是常娘子憑著能力與赤誠贏來的。
如常娘子此等人,實乃世間罕見。
此一刻,姚冉發自內心覺得,那將星之說,委實不算夸大。
或許當真是救世的將星呢
尋常人固然成不了常娘子這般人物,但能跟隨在這樣的人物左右,已是極大的運氣了。
她的運氣就很好。
姚冉繼續書寫,將眾人的談話仔細記下,她要學的有很多。
汴州刺史率軍迎戰徐正業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洛陽城外的李獻耳中。
“一萬將士迎敵”李獻輕嘆了口氣“不過螳臂當車,想來支撐不了兩日。”
軍師在旁斟酌著道“汴州城內剩下兩萬守軍,應當能抵擋些時日”
“我雖奉旨緊守洛陽,卻也不好眼睜睜看著汴州城破。”李獻語氣憐憫“待他們果真守不住時,我縱冒擅離洛陽之危,也當前去相助。”
在別人戰至力竭時,以救世英雄的姿態出現,力挽狂瀾就像當年趕赴南境的崔璟與常闊那樣。
李獻接過一旁藍衣女子捧來的香茶,掩去眼底的諷刺之色。
不多時,一名親兵快步入得營帳內。
“啟稟將軍,那姓虞的副將,率一支千人隊伍,出營巡邏去了。”
李獻抬眉“隨他們吧。”
這些玄策軍,對他不愿出兵援汴州很是不滿,且在他的刻意隱瞞下,他們并不知崔璟出事的詳細,每日都在明里暗里打聽崔璟的下落,很是焦灼不安。
實在是忠心得很。
因著以上兩點緣故,這些人待他這個臨時的主帥,態度便不算十分恭敬,時常不經他準允,便自行安排諸如巡邏事宜,也算是在變相表達不滿。
他并不曾因此動怒,只要不觸及底線,便一切皆隨他們去,反正崔璟已死,而圣人之意是讓他日后接管玄策軍
時日還長,他的耐心很多,該記下的他會記下,日后且慢慢來便是。
總有一日,他要將玄策軍這頭勐獸馴服的服服帖帖要知道,這世間,擅長“馴獸”的,可不止崔璟一人。
那名姓虞的副將,率千名騎兵出了軍營后,即一路往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