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凝神往下聽。
“因此有些話,便也不瞞蔣東家。”常歲寧道“近日事務纏身,實在焦頭爛額,欽差查辦江都徐正業余黨之事,我并無意插手過問。其次,這些久居江都的望族若悉數被拔除,于我實則也是益事。到底我并不確定他們安分聽話與否,沒了他們,無疑更便于我整頓治理江都。”
少女語氣平和淡然,說出的話卻皆是利弊分明的、近乎冷血的理智。
面對此等“推心置腹”之言,蔣海只能應著“是”
旋即,卻聽對方話鋒一轉“可蔣東家于江都于我有雪中送炭之情誼,蔣東家既然開口了,這個忙我還是要幫的。”
這一番九曲十八彎的態度,叫蔣海一時不敢貿然表露出驚喜之色。
“只是我亦不想錯信他人,給江都留下不明隱患顧家要如何證明,其待朝廷,待江都,的確無二心呢”常歲寧問。
蔣海心中一喜,這才敢接過話,從袖中取出一折單子“顧家亦有助常刺史復建江都之心此乃顧長善親手所擬,斗膽請常刺史過目。”
常歲寧接過,展開來看,粗略看罷,卻是略顯失望地搖頭。
蔣海的心再次提了起來。
“金銀,田宅這些我都不要。”常歲寧將單子還給蔣海,道“顧家若當真想表誠意,便讓他們拿兩樣東西來見我。”
蔣海抱著那折單子,戰戰兢兢地問“但請常刺史吩咐”
自刺史府離開后,蔣海便直奔了顧家。
當然,今值多事之秋,他數次來見顧修,走的皆是偏門。
“你這點東西,人家看不上”見著顧修,蔣海便將單子甩了過去。
顧修及其兩子,再有十來位族人聞言皆色變,顧修的長子忙問“這是何意她拒絕了嫌東西少了”
這已是他們顧家的大半家底了
“不是嫌少,是壓根兒不要這些”蔣海一屁股坐進椅中,一邊沖侍女招手要茶。
顧修此刻坐不太住,站起身問“如此,便是還有轉機”
“不要這些”,那便是有別的想要的
蔣海灌了一盞茶水,才道“要你們拿兩樣東西去見”
顧家人皆正色以待,哪兩樣
“書和人”
顧家人怔住。
蔣海又詳細轉達“要你們拿出不曾流傳于市的藏書一百冊再拿出族中富有才學聲名的子弟至少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