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豎他也盡力了,余下的,就讓圣人來思量吧。
常歲寧出了此處書庫,眼前頓覺明亮。
她并非是沒有耐心,非要爭這個先,而是她比這個潘公公要清楚,這些藏書待送回京師后,具體會被如何歸分
不單要依書籍種類來分,更要以緊要程度做區分,譬如有些書會被抄送往國子監,有些書則會單獨存放于集賢殿內,只允許天子皇室,及高官翻閱。
換而言之,這些藏書的使用范圍與對象,仍會分出三六九等,會有著一層層明面上不為人知的限制。這繁雜漫長的過程中,倘若再有哪個大臣人物摻雜著私心,待分到各府學時,還剩下些什么,便也不難想象了。
再者,如今這局面,朝廷焦頭爛額,政令瞬息萬變,這些書年內能不能分到各州手中,都是未知之事。
且戰火下一步會燒向哪里,誰也說不定她將這些書籍盡力多留存一份,總歸更穩妥一些。
而此時,她的確也需要用這些藏書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她與江南藏書,如何不算彼此成全呢
一心想與江南藏書相互成全的常歲寧,回到刺史府,剛見著王長史和駱先生等人,便要準備謄抄藏書事宜。
“什么藏書”駱觀臨覺得自己沒聽懂。
常歲寧在書案后坐下,呂秀才湊上前去磨墨,只聽常歲寧道“欽差抄沒而來的。”
駱觀臨一愣“哪些”
“當然是全部。”
呂秀才研墨的動作猛然一頓,王長史驚詫難當,姚冉也停下了書寫。
駱觀臨腦中嗡的一聲響,只下意識地問“你不是去營中巡查海防了嗎”
“是啊,方才回城時,順道定下了此事。”常歲寧拿起筆,準備書寫名單。
駱觀臨不可置信地看向她“你如何定下的同誰定下的”
如此大事,誰要是沒百八十個腦袋,怎么敢同她定下
常歲寧提筆寫了起來,一邊將大致經過言明“總之,我先抄著,再待圣人點頭。”
書房中有著短暫的寂靜這就是先斬后奏的清新說法嗎
縱有造反經驗在身的駱觀臨,此刻也忍不住道“刺史這般舉動,必會遭帝王猜忌,朝臣非議。”
“沒有此事,便無猜忌與非議了嗎。”常歲寧道“先生放心,我踩著分寸呢,此事在如今這般局面下,并算不上什么大事。”
她當然知道,有許多人恨不能捏死她才好,可惜捏不死啊。
常歲寧頓筆間,抬首向駱觀臨一笑,寬慰道“先生放心,我很難殺的。”
即便是女帝也好,如今二人之間也在維持著某種平衡,女帝用得上她,便暫時不會因區區小事而打破這份平衡。如今誰愿意退讓,誰能更進一步,看的不是對與錯,而是利與弊。
既然是相互利用,她當然也要借此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天子有天子的政治需求,她也有她的。
王長史悄悄擦了擦汗,想到了來之前老太傅那句話能耐是真能耐,折騰也是真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