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好的機會,尤其是對寒門子女來說。
“”駱觀臨面具下緊皺的眉微微舒緩。
年輕人是該多去增長點見識,他受累點也沒什么。
只是
“百人抄書,萬一其中有居心不良者”王長史說出了駱觀臨的擔憂。
常歲寧“這個長史放心,此事非同兒戲,我已有詳具章程。”
畢竟她也算早有預謀,該想到的都已想過了。
次日清晨,百人抄書大隊,如約而至。
他們在靠近書庫之前,便被嚴格地搜了身,確保不曾攜帶任何易燃,尖銳等可疑之物。
抄寫期間,也有明言約束,周圍百步內,不可燃火燭,不可擺放茶水。
每兩人一張幾案,配一名研磨的書童,及有監管之責的護衛,用以確保途中不會有意外發生。
此外,又明令設下三個不準不準流汗,不準流淚,更不準流口水。
第一個不準,可用冰盆佐之,第二第三,則是靠的自我約束了。
顧家二郎也被拉來湊數,父親說了,他旁的不行,抄抄書還是可以的。
抄寫間,顧家二郎扭頭看向四下,見得這般井然有序的大場面,心中竟也莫名地生出幾分激蕩來不對,他激蕩什么,這位常刺史,可是剛打劫過他顧家
但此情此景,他又不得不承認,這位常刺史,倒也果真有那么些辦大事的樣子呢。
只是不知她要這些藏書,是打算藏起來為己所用,還是另有安排
在場大多數人,是顧不得去想這個問題的,現如今被他們抄寫著的書籍,全是平日里他們無法窺見的,這種觸動無法用言辭形容,他們如饑似渴,幾乎已感受不到軀體的疲累。
若非是一旦犯了那“三不準”,便會立即被拖離此處,此刻想伏案大哭的大有人在。
直到日暮時分,負責此事的官員發話收筆,仍還有人戀戀不舍。
離開了抄書處,即有幾名文人抱在一起放聲哭了起來。
路過的兩名太監小聲取笑道“哭喪呢這是”
一名文人哽咽顫聲道“此乃喜喪”
呸呸呸,是喜極而泣才對
與此同時,一行風塵仆仆的人馬,出現在江都刺史府外。
一名布衣男子跳下馬車,仰臉看著夕陽下刺史府的匾額,一雙眼睛比晚霞更亮。
見等在門外的少年迎上來,男人趕忙招手“阿澈小哥這兒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