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溫吞不決的性情之下,藏著的是過于跳躍的想法。
他遇事時,總會在腦子里做出各種延展推斷,常見的例子就如同方才他看到常歲寧進來,腦子會根據當下情形迅速分析,做出自認最準確的判斷
雖然他判斷錯了,但站在他的角度,他的判斷的確是最有可能的,而非毫無依據的。只是常歲寧會出現在此處,實在偏離了常理,他是在好友的刻意蒙蔽之下,生出了認知盲區。
而他腦子里不常見的想法延展也有很多,譬如他登高時,總會冷不丁幻想一下自己從高處跌落摔死的情形;于家中抱挪花盆時,腦中則會閃過自己抱盆跌倒,盆碎,而利瓷剛巧扎入自己喉間的可能;吃飯時也時常會幻想被雙箸戳死,被飯菜噎死嗆死,且遇母親下廚時最為頻發
發作嚴重時,日常在腦子里死上百八十遍,也不在話下。
總而言之,他這個腦子,總是活躍的過分,此現象有利有弊,他自幼擅推想,算學是同齡人中學的最好的。且他擅畫仙人仙境,腦中想象萬千,下筆自有不羈仙氣,于錢塘乃至整個江南皆稱得上飲譽畫壇。
弊端也有很多,譬如他腦子轉得太快,剎不住腳,偶給人以“王望山此人疑有腦疾”之感的發言。
而正因想法總是太雜太亂,才有駱觀臨口中“擅謀卻不擅斷”的評價,也造就了他遇事難以抉擇的性子。
此時此刻,王岳的“幻死之癥”便發作得很徹底,他聽著常歲寧口中對越王起事的下場定論,腦中已隨之幻想了十多種跟隨越王起事失敗之后的死法。
被斬首的,五馬分尸的,株連九族的,妻離子散的,游街示眾時臭雞蛋與爛白菜砸在臉上的,死于逃亡路上的,在閻王殿中被審判時痛哭流涕的
代入感太強,王岳已經開始忍不住在心里痛罵自己識人不清了。
但這些皆是一瞬間的即時想法,他也很清楚常歲寧的用意所在,此刻,面對常歲寧的“好心提醒”,他很謹慎迂回地道“是,多謝常刺史提醒”
沒有說不投越王,也沒有說愿意留下。
今日這一切對他來說都太快了,他此行本是印證好友生死安危來了,結果自己反倒陷入了事關生死安危的困局當中
想到駱觀臨方才那句“我是人非鬼”,王岳暗暗拿怨憤的眼神看過去很多時候,人比鬼要可怕
常歲寧也無意逼著王岳當場做決定,而是先讓人上了酒菜,認真款待。
反正如今的江都便是一口巨大的麻袋,來都來了,遲早是要“賓至如歸”的。
對待有才之士,她歷來有耐心,更何況這只甜瓜也無需她親自來扭,她明日便要去軍中,今日只需給對方留個像樣的好印象即可,接下來,人就交給駱觀臨來游說了。
用罷飯菜,一行人一同離開酒樓,常歲寧看著與駱觀臨上了同一輛馬車的王岳,心中甚熨帖手底下有人可用就是好啊,瓜都不用自己扭了。
看似被邀、實則被迫去往刺史府做客的王岳,剛上得馬車,離開了常歲寧的視線后,收起了強顏歡笑之色,立即對好友開展了質問與控訴。
駱觀臨任由狂風驟雨將自己籠罩,待好友發泄完心中怒氣后,他才道“你不來江都,能去哪里去投效越王他已兩次讓人登門,你若堅持不從,怕是要大禍臨頭。”
王岳“我縱舉家離開錢塘避禍,也不見得一定要來江都”
“避禍如今各處禍事連結,你避得過來嗎”駱觀臨反問“且你道我手無縛雞之力,莫非你有你舉家近百口人,你拿什么替他們避禍拿你在筆鋪中選筆足足一整日而不決的耐心嗎”
“何來足足一整日,不過兩三時辰而已,你休要夸大其詞”王岳又急又不安“縱然如此,你卻也不該誆我來江都,擅自替我做下這份決定的”
駱觀臨神情自如地道“少時你自知不擅決斷,便常讓我替你拿主意。你我還曾說定,日后彼此若有成就,切勿相忘,而定要為對方籌謀思量”
聽好友說起少時之事,知對方是用心為自己謀劃,王岳的怒氣又消了些,嘴上還在忍不住嗆聲“多少年的舊話了,你還說過你要去京師叩天子門,做千古賢臣呢結果呢你扭頭就造上反了”
被揭傷口的駱觀臨臉色一陣掛不住“王望山,我本好意相薦,你休要一再得寸進尺。”
“你這哪門子好意”王岳抬起雙手來“就差拿根繩將我綁起來塞進麻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