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江都只一點不好”王岳惋惜著道“倭兵壓境,如一柄利劍高懸于江都之上如若不然,單憑這諸多舉措,江都之盛景,更要遠勝于此時。”
駱觀臨終于搭理了好友一句“否則你以為,她昨日為何會特意趕回,親自為無二院掛匾”
王岳短暫地反應了一下“你是說”
是了,她身為抵御倭軍的主帥,尚且能抽出空回江都為書院掛匾,這說明什么
說明與倭軍之戰,并不曾落于危急下風
先不說是真是假,她既然做出來了,那便是有效的她的出現,即是安撫人心的最好良藥。
駱觀臨褒貶不明地道“她凡行事,必有算計。縱只是眨一下眼睛,都有百十個心眼砸地上,你須當心。”
“我當什么心”王岳大喜道“此乃吾之主公,主公多智,我開心還來不及,當心二字從何說起”
駱觀臨“”
是他忘了,王望山并不曾經過她的麻袋脅迫荼毒,自然不似他這般杯弓蛇影。
“不過話說回來”王岳壓低聲音,問“這些果真都是她一人之智當真不是常大將軍或其他高人指點”
他與這位主公,到底還不是太熟。對她的了解大多是從公務的交接之上,和駱觀臨口中得來的。
昨日常歲寧回到江都之后,便微服去了各處巡查,至今王岳還沒能見到一片衣角。
說衣角,衣角到。
隨著書房外的守衛一聲通傳,穿著鴉青常袍的常歲寧,在姚冉和王長史的陪同下走了進來。
王岳眼睛一亮,忙起身施禮,終于有和主公增進了解,培養感情的機會了
先前猶豫歸猶豫,可如今他既然在這條船上了,一家老小都接到江都來了,若再蔫蔫唧唧,沒半點身為下僚的熱情和主動,那不是腦子有病嗎
王岳這般想著,忽然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不太熱情的駱觀臨。
駱觀臨并不受好友的目光影響。
但他低估了好友想和新主公增進感情的決心。
常歲寧此次回城只預留了三日時間,后日便要返回軍中,時間緊張,自然要用在緊要的公事之上。
接下來,近半個時辰內,凡是常歲寧詢問之事,幾乎全由王岳作答或含蓄搶答,偏偏他所答皆切合實際,又簡明扼要,顯而易見這段時日是用心在做事的。
非但用心,且具備出眾的能力,才能在這些繁雜的公事中做到游刃有余。
常歲寧不吝于表露自己的欣喜贊賞之色。
除了問答之外,王岳還取出了一則冊子,新的政令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礙和問題,而這則冊子上則是
“這些是在下想到的一些淺陋的應對之法。”王岳矜持地道“以及對之后有可能出現的問題的一些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