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肖旻很快察覺到他們的弱點,卞軍雖兇猛,但缺少秩序。
肖旻迅速調整陣型,指揮大局,親自斬殺了幾名卞軍首領,率大軍沖殺而出,共斬殺卞軍萬人之眾。
但他沒有選擇繼續攻城,而是下令撤退。
彼時已入夜,在肖旻看來,大軍已經戰疲,貿然攻城,即便耗盡全力攻入岳州城內,城中卻也有大量卞軍等候,且他甚至尚未見卞春梁露面
以戰疲的兵卒,去應對城內的卞春梁精銳,肖旻認為,這必將給己方兵士帶來巨大傷亡,實在很不可取。
再者,他疑心卞春梁或會在岳州城內設下埋伏。
況且,城中仍有幸存的百姓在,一旦在城中開戰,必會殃及百姓,卞春梁可以不顧百姓死活,但朝廷卻不能不顧。
基于種種利弊考量,肖旻選擇了撤軍休整。
而下一戰,他將以全部十二萬兵力攻之,他有信心,屆時必能順利收回岳州城
肖旻和幾名部將說起接下來的作戰計劃,幾人聞之,也信心倍增。
末了,肖旻突然想到什么,問了一句“此次攻城時,韓國公部下曾指揮人手,以投石機投物入岳州城樓諸位將軍可知所投何物”
“我等也看到了,且不止投向城樓,似也拋入了城中。”有部將道“似以麻袋裝有濕草料,其內應有石灰,火藥等助燃之物,點燃后拋之,生出陣陣濃煙”
這種玩意兒沒有明火,很難立時撲滅,若用水去澆,反而會滾出更大煙霧。
另一名部將笑道“素日里可見,韓國公對淮南道常節使不大看得上眼,但這一招,倒像是學到了常節使那蚩尤神煙的精髓。”
又有人道“且商議戰策時,倒也未聽他提起。”
肖旻不置可否,若果真只是效仿以煙幕作戰,倒是無可厚非。
天色漸暗,一名副將來到李獻帳內,抱拳行禮“大將軍,此戰負責搬運及操控拋石機的士兵,均已召集完畢。”
那些士兵皆是投石的好手,此次也完成的十分出色,大將軍突然召集,是要單獨行賞嗎
副將思索間,只見姿態閑適地坐靠在那里,一肘斜撐在小幾之上,把玩著一串西域佛珠的李獻淡聲問道“共有多少人”
“回大將軍,約有百人。”
李獻點頭“全殺了吧。”
副將驀地一怔,滿眼震驚與不解“大將軍,這是為何”
李獻淡淡地掀起眼皮,看向副將“屈將軍是打算刺探軍機么”
副將神情復雜“末將不敢”
“不必聲張,但若事后有人問起,便道這些人聚眾飲酒斗毆,犯了軍規,斬之以儆效尤。”李獻隨口扯了個說辭。
副將心中悶堵,卻不敢不應。
“記得將尸首處理干凈,埋遠一些。”李獻最后交待一句。
副將退至帳外,想到那近百名士兵被召集時的期待神情,只覺腳步有千斤重。
將士們戰死也好,在軍中久疲染病而亡也罷可是不明不白地被處死,究竟算是什么道理
此事畢后,副將回到帳中枯坐,久久未語。
另一邊,對此事一無所知的肖旻已打算睡下。
但剛解了衣袍,忽聽帳外有心腹求見。
心腹入內,送上一封信箋。
信封被拆開后,肖旻先看到了一枚拴著紅線的銅板,再之后,是一張字跡悅目的字條。
肖旻大喜,只覺周身疲憊瞬間全消,猛地起身“快,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