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旻在心中抹了一把淚。
在他看來,常節使身上有一種很罕見的能力,好似只要與她站在一起,無論多么艱難的前路,都不會讓人感覺到壓抑窒息。那是一種堅實向上的能力,凡是在她身邊的人,都會受到影響。
戰事雖多苦難殺戮,但回想起與她并肩作戰的日子,更多的卻是安心,坦然,無畏。
這也是肖旻此刻的心情寫照,他很希望能在這樣的心境中多停留療愈片刻。
常歲寧是將安州事務悉數料理妥當后才來的此處,左右也無急事,便繼續坐下與肖旻說話。
肖旻的表達欲和傾聽欲都很強烈,從大局聊到家常,又從淮南道掰扯到京師。直到東方現出光亮,才依依不舍地起身作別。
薺菜帶人將席子和茶爐收起。
臨別之際,常歲寧忽而問肖旻“肖將軍可曾記得,當初你我就徐正業是否會改道洛陽之事作賭,肖將軍賭輸后,曾欠下我一件事未做”
肖旻愣了一下,想了想,旋即一笑“肖某記得”
那時他與常娘子作賭,約定輸了的人要答應贏了的人一個要求,當時他還說,等贏了后,便讓常娘子指點他刀法結果他輸了。
但最后,常節使還是認真指點了他。
回想起此事,肖旻不禁感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好感,從來不是憑空生出的,細細想來,常節使做過太多值得他人交付真心之事。
肖旻真心實意地笑著道“常節使若有需要肖某效勞之事,莫說一件,百件也只管說來。”
他相信常節使的要求,必然都在情理之中。
“尚未想到。”常歲寧笑道“所以此一別后,肖將軍務必保重,否則我便當肖將軍食言了。”
肖旻心中動容,說來道去,常節使竟還是在關心他的安危。
面前這小姑娘,年歲輕他許多,肩上的擔子卻重他許多,要做的事也多他許多,對方此番冒著夜色渡漢江而來,既是為了岳州戰事與天下大局生民,也是為了他肖某人的安危。
肖旻不覺間紅了眼角,重重抱拳“常節使也請保重”
互相道別后,常歲寧上了馬。
肖旻堅持在原處目送她離開。
云層中迸現出縷縷金光,少女策馬,迎著朝陽,沿著金燦燦的漢水河畔離開,隨著遠去,其身后拂動著的披風,似與天相接。
安州刺史曹宏宣謀逆,欲與卞春梁合謀荊州的消息傳至京師,朝臣驚怒之余,又因這有驚無險的結果而松了口氣。
若果真任由曹宏宣攻去荊州,必當生出大亂幸而那常歲寧及時阻斷了此事的發生。
雖說的確是分內之事,但常歲寧此舉,卻也讓一些平日里質疑她有異心的官員,對自己的質疑產生了一絲質疑。
若此女果真有異心,豈會如此積極地阻止荊州生亂呢
雖說是不可輕易被表象迷惑,但這表象,卻也很值得深思一二。
站在褚太傅身側的魏叔易,察覺到身側官員的“反省之心”,微微笑而不語世人對她總有誤解,但又很容易從一種誤解,走向另一種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