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婦人也很感慨,望著常歲寧的眼中有感激也有欽佩“未曾想不過兩三載間,再見常娘子時,便要改稱您為常節使了。”
蘇州距江都并不遠,他們對常歲寧的事自然一直都有聽聞,只是未曾去登門打攪過。
實則當初江都重建時,他們也托了江都的故友捐贈了一筆銀子,但是也未有提及舊事,常歲寧自然也就沒能將捐銀之人和昔日有過短暫交集的那對夫婦聯系到一起。
此時再見,只覺戴家夫婦的精氣神看起來比之前好了太多。
雖已隔了兩三年,但戴家夫婦對常歲寧的感激仍舊寫在臉上。
他們長子的雙腿為明謹所廢之后,消沉不起,多次尋死,而他們身為父母,所經受的煎熬一點也不比孩子少。
直到他們將明謹被處死的消息帶回蘇州,長子才一點點恢復了生機。
戴子發于經商之事上頗有天分,尋回生機之后,重新開始幫著家中打理生意,這兩年來戴氏商號生意擴大,他占下一半功勞。
道謝敘舊的話說罷,說到此處瘟疫,戴子發自然而然地便提到了藥材供應之事。
常歲寧不通其中細節,便讓負責此事的搖金與這位少東家詳談,自己則和戴家夫婦去了一旁說話。
搖金心中已快速地盤算過,想到這位戴少東家或有借機哄抬藥價的可能。
雖看似是來向恩人道謝的,但一邊口中說著交情深似海的話,一邊借此殺熟的事卻也屢見不鮮
搖金跟著宣安大長公主打理各處生意,在這方面向來十分熟門熟路。
但搖金同時也很沉得住氣,起先也未主動提及價格之事,先談罷藥材運送的時間和路線,再與對方將所需之量定下,最后才說起藥價。
戴子發搖頭一笑“戴家不取分文。”
搖金也一笑,戴家不取分文,只需給藥農和底下的人一些辛苦錢,對吧
如此聽來體面,實則要價不菲的說辭,她也是聽多了的。
搖金便順著這話往下談價,反倒叫戴子發一愣,他反應過來后,失笑道“這位女郎當真誤會了”
他的神情十分認真“戴家此番便是為還恩情而來,且恩人所行之事是為可敬之義舉,戴家有機會能盡此綿薄之力,已是莫大光彩。”
搖金沉默了一下后,露出一點尷尬笑意。
很好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顯得她太過狹隘了。
而后再看向面前的這位戴少東家,搖金眼中也多了份真誠和感慨要么說戴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呢,這錢就活該讓人家來賺。
但搖金還是拒絕了,此處負責藥材供給的,是她們大長公主府。她只是不想吃虧,但大長公主府卻也從不侵占商賈利益。
然而戴少東家想要盡一份力的心情卻也十分堅定,二人反復拉扯許久,猶如年節之際主家與客人相互推拉撕吧年禮,最終還是主家、也就是搖金敗下陣來也罷,人家誠心想出力,她也沒理由死命阻撓。
戴家人離開后,搖金才將這拉扯的結果告知常歲寧。
常歲寧感動之余,也很感慨。
大抵這就是與人廣結善緣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