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妙青跟著太子走入內殿,才發現殿中竟足足有十來位大臣,其中便包括她的兄長。
且她的兄長及眾人的神態似乎都很凝重,不知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那位陛下開口時,語氣倒聽不出太多異樣,但在她請安之后,圣人便開口讓宮人帶著她去偏殿歇息等候,而單獨將太子留了下來。
魏妙青神奇地察覺到,太子似乎很想同她一起離開,但顯然他不能。
魏妙青退去之際,下意識地看向兄長的方向,見兄長向自己輕輕點了下頭,才安心退下。
正如魏妙青所感覺的那樣,的確是出大事了。
昨夜,含元殿宴散之后,百官出宮離去時,一行官員剛出禁宮大門,還未來得及走到外宮門處,便突然遭到了刺殺。
太子腦子嗡得一聲,險些又昏過去昨夜他昏過去之后,竟出了這樣的大事
官員在禁宮門外遭刺這是從所未有的事
而在聽清遇害的官員都是哪些人之后,太子眼前更黑了幾分。
嶺南道節度使,兵部右侍郎,朔方節度使
此時殿中皆為天子心腹,太子猛地跪了下去“此事是兒臣失察請陛下治罪”
如今明面上是他在理政,宮中出了這樣大的差池,且昨日百官入宮又是因為他的大婚
太子在心中反復念了那遇害三人的身份,只覺隨便拎一個出來,分量都不是他能比的
尤其是那兩位節度使
“此事非你之過。”上首傳來女帝冷極的聲音“動手之人非是掩藏在暗處的刺客,也非是潛伏在宮中的細作”
太子滿頭冷汗地抬起臉來,如此說來,非是負責皇宮的禁軍之失了
那動手的是何人
女帝一字一頓道“劍南道節度使,萬延泰。”
太子悚然大驚“劍南道節度使,竟然”
竟然在禁宮外殺人
公然行兇,那萬延泰不要命了嗎
饒是這些時日已經見多了爭斗與死傷,但此事出人意料的程度,依舊讓太子感到不可置信。
萬延泰此舉可謂毫無遮掩,是在誰也不曾料到他會動手的地點和時間上選擇了孤身動手。
一眾外臣入京時,攜帶的隨從皆有定數限制,一舉一動都在天子的監視范圍之中。
今日太子大婚,各處禁軍更是一再加強了戒備,百官入宮時,皆被再三查驗過,一眾武將隨身攜帶的刀劍悉數卸于禁宮外。
一整日下來,宴席已畢,一切都在掌控中,并未發生任何變故。
就在各處剛要將心放下時,誰也沒想到,意外竟在這時發生了。
席間,百官多多少少都飲了酒,各道節度使也不例外,甚至在酒意的催動下,眾人頗有了幾分關系被拉近的短暫錯覺。
所以,在劍南道節度使萬延泰,在禁宮門外取過自己的佩刀,突然刺向身側的嶺南道節度使時,后者幾乎毫無防備。
隨著萬延泰將短刀拔出,嶺南道節度使后退倒地,四下突然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