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他們不過剛離開禁宮門十數步,各自的奴仆侍從皆在前方不遠方等候,但有人今夜已注定無法離開這座皇城。
混亂間,兵部侍郎也負傷倒下。
朔方節度使拔劍與萬延泰纏斗起來,阻止了萬延泰繼續傷人,之后隨著禁軍的加入,朔方節度使重傷了萬延泰。
萬延泰被禁軍制服,被押著跪了下去,然而下一刻,他卻猛地撞向了禁軍指向自己的長刀,任由那一柄柄雪亮的長刀貫穿了自己的身軀臟腑。
口出溢出鮮血之際,萬延泰死死地盯著朔方節度使等人,留下了一句話爾等執迷不悟,至此仍要效忠無德無能之君死不足惜
那一刻,朔方節度使忽然察覺到了異樣。
他在與萬延泰打斗的過程中,被對方劃傷了胸膛和手臂,但從他的經驗來看,傷勢并不算很重。
直到他手中長劍脫落,而他不受控制地倒了下去。
萬延泰的短刀上淬了劇毒。
朔方節度使倒地之際,看著宮墻上方的夜幕,眼前閃過的卻是廣袤無垠的北境,以及他決定入京那日,好友隴右節度使與他說渾話,他笑著抬拳砸向對方肩膀時的畫面。
作為戍邊武將,他不懼死,尤其是北境動亂以來,他早已做好了將血灑盡的準備。
但他未曾想到,他的血并非是灑盡在抵御異族護佑疆土的戰場之上,而是在這充斥著權欲算計的皇宮之中。
失去意識前,朔方節度使用盡最后一絲氣力,轉頭望向北面,但宮墻太高,遮擋了一切。
兵部右侍郎也是因中毒而死去,另外還有六名禁軍。
至此,太子方才理解殿內的氣氛何以凝重到如此地步。
帝王面容之上也已被陰云籠罩。
劍南道節度使萬延泰入京后,圣冊帝曾私下親自召見過,試探了此人的來意與態度。
萬延泰在圣前跪了下去,表露自己對天子的忠心,聲稱自己無意跟從榮王行謀逆之舉,他此番之所以親自入京,便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不愿與朝廷生出嫌隙。
這些動聽的話,圣冊帝自然不可能輕信。
她猜測萬延泰此舉,不過是障眼法,是為了向她傳達劍南道尚不在榮王掌控中的假象,以此麻痹她的戒心所以,她絕不可能輕易放萬延泰回到劍南道。
但沒想到的是,萬延泰根本也沒想過要活著回去。
太子大婚當夜,兩道節度使與朝廷命官慘死于禁宮外此事叫朝廷顏面何存,天子威嚴又要如何安放這幾乎讓朝廷與帝王淪為了一個天大的笑柄
而這件事將會給朝廷帶來的震蕩與打擊,幾乎是無法言喻的
這便是萬延泰拿自己的命換來的結果為了榮王的大業
這個認知讓帝王心頭升起無盡怒意,以及那連她自己也說不清的悲涼。
圣冊帝握著龍椅一側浮雕的手指因過于用力在微微顫動著。
李隱竟能讓一道節度使為之甘心入京赴死而她,卻連讓自己的女兒回京看一眼都做不到。
這何其諷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