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盧氏站起身,卻未能攔住:“跑什么呀,沒出息的!”
盧氏手中拿著一只陶罐,看了一眼,思索著問:“……哪個喬小娘子?”
崔棠抿嘴一笑:“必然是喬祭酒家的了。”
盧氏想了想,有了印象:“那位患有眼疾的喬家女郎?”
“母親有所不知,喬娘子的眼疾早已痊愈了。”崔棠對京師官宦貴女圈子里的事比母親了解得多:“且我聽聞,喬娘子還做了女醫,如今似乎就跟在常節使身邊。”
盧氏訝然:“眼疾痊愈,做了女醫?”
崔棠點頭。
盧氏眉心微蹙:“還跟在常節使身邊,出入軍中?”
崔棠再點頭,下一刻,只見阿娘的眉心蹙得更深了,憂心道:“那人家還如何能看得上你兄長?”
崔棠:“……”突然覺得阿兄跑得還挺明智的。
“這位喬小娘子,跟來了太原沒有?”盧氏道:“若是來了,我便去見一見……能幫一把也好!”
兒子不夠,做娘的來湊。
歷來結親之事,也是要看家中之人品性的,盧氏別的自信沒有,但篤信自己會是一個很拿得出手的婆母——尤其是沒了晦氣的丈夫管束之后。
盧氏打從心底想要促成這門親事——如能兩情相悅,締結良緣,多好的事啊。
她不曾得到的,她的孩子們要有。
再者說了,喬祭酒家的女兒……再怎么論,那都是她兒子走大運了,若是換作從前的紈绔做派,他怎么配啊!
所以說,這也算是對的時機了。
時機既然有了,剩下的便在人為了。
見母親面色歡喜贊成,崔棠點著頭應下:“那女兒明日便去打聽打聽。”
“打聽了也見不著……”崔瑯一口氣跑出老遠,猜到自家阿娘定然想要見人,自語著道:“喬小娘子忙著呢,可不曾跟來太原。”
說來,他原本的確是想借這個機會,讓喬小娘子見一下他家中人的……但喬小娘子告訴他,她要去隨軍去范陽。
崔瑯此行隨常歲寧來太原,是為了族中大事。
常歲寧僅帶了一萬兵馬前來,此時駐扎在太原城外。余下的兵馬,則交由白鴻和唐醒統率指揮,繼續前往范陽方向收復城池,康芷也跟著去了。
此行兵分兩路,常歲寧為太原崔氏族人、及平定關內道而來。而前往范陽的大軍中,不乏戰傷的將士,亦有不少士兵難以適應北地的寒冷,染了風寒——
喬玉綿一直在為此忙碌,因此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跟去范陽。
她與崔瑯道,多她一個醫士,說不定便能多救幾名將士。只要軍中還需要她,她便不能拋下自己的責任。
彼時崔瑯聽得愣住,心中那一絲淡淡的失落被沖散得一干二凈,反而留下了羞慚之感。
再之后,便覺與有榮焉。
與有榮焉的崔瑯回到住處,沐浴之后,坐在鏡前,從瓷罐里剜了一坨乳白色脂膏,拿食指分別點在臉頰和額頭,而后又認真揉勻。
一壺看得直想打寒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