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服回轉過身,面向朔方軍士,眼神比平日里多了一份迫人的堅定與銳利。
人群中,有人暗自攥緊了拳,也有幾名部將交換眼神之后主動站到了薛服身側。
師大雄忙著設法脫身,此刻已焦頭爛額,自不會出現在軍陣之前。他的心腹也大多被他召去議事,因此此處師大雄的親兵并不算多,而大多是立場搖擺之人。
薛服知道,這是他爭取人心的機會。
此時,有一支從城中而來的十余名士兵疾馳而至,帶來了靳、程二位副使的軍令。
岳春言已經入城,兩位副使也已獲悉師大雄之舉,令軍中緝拿治罪師大雄,決不可讓其有機會叛逃出靈州。
此時,兩位副使也已經在回營的路上。
“師大雄擅調兵力,自作主張謀殺朝廷欽差,冒犯沖撞節使靈柩,戕害同袍,險置岳大郎君于死地!實乃不仁不義不忠之輩,人人得而誅之!”
薛服高聲道:“我知道你們當中不乏偏向師大雄者,但你們要清楚,此刻他已是朔方軍的叛徒!”
“內有想要誅殺他的將士,外有五萬騎兵圍堵,師大雄今日不可能活著離開此處!即便你們護著他拼死逃離叛出,卻不要忘了,你們的家人還在關內道,而你們沒有本領帶得走護得住他們!”
“到時,你們將會成為朔方軍的叛徒,你們的家人后代也會被刻上同樣的烙印!”
“拼死跟隨一個無德無義之輩,將刀揮向并肩作戰的同袍,葬送在戰場上拼殺而來的榮光,爾等不妨捫心自問,這當真值得嗎!”
“節使外仇要報,戕害同袍者同樣該死,想要除外必先安內!”薛服話到此處,猛然抽刀:“今日凡試圖追隨叛徒,亦或趁機助長內亂者,皆依軍規悉數誅殺!朔方軍中,今日不留內賊!”
四下寂靜了片刻后,陡然爆發出呼喝聲:“……肅清內賊,告慰節使與枉死同袍在天之靈!”
“肅清內賊!”
“肅清內賊!”
眾人紛紛舉刀高喝,一時間士氣翻涌,呼喝聲震天。
對大多數朔方軍而言,師大雄今日若只是刺殺欽差,他們未必會在意,甚至許多人會認為師大雄膽魄過人,可師大雄動了岳春言,手上沾了朔方將士的鮮血——
岳光在關內道的聲望不容置喙,他的死是所有將士心中的痛,他的長子決不該成為權勢爭奪的犧牲品。
更何況,拋開這些道德不談,此刻外面圍有五萬騎兵,而統軍者常歲寧已經表明了立場態度……他們朔方軍不懼死,卻沒道理為了一個不仁不義之人自尋死路。
道義人人皆有,只是多與少的區別,而若遵從道義的同時又可以穩妥求存,那么便無人會拒絕成為高喝道義者之一。
此處士氣如火,開始迅速蔓延,所到之處,融鐵化金,在一度搖擺分裂的朔方軍中重鑄著軍心。
軍營外,不足半里處,無數騎兵靜立雪中,烏壓壓地看不到盡頭,似與灰色天際相接,如樹立于蒼穹之間的鐵盾利劍,監察并維持著這方天地之間的秩序。
常歲寧坐在馬上,注視著朔方軍營的方向。
那里此刻士氣震蕩,乘風撲面涌來。
軍中的動靜自然很快傳到了師大雄耳中,此刻,他正咬牙切齒地咒罵著上馬。
他雖失人心,但尚有一千心腹親兵在側,他已讓人再三查探過常歲寧的騎兵包圍而來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