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歲安對此一戰抱有極大野心,他不單要守住此關,還要抓住時機最大程度重創這支北狄大軍,一舉打散他們的銳氣,讓他們夾著尾巴滾回大漠!
眼見此處設有伏兵,涅奴固然惱怒盛人奸猾,卻并無絲毫退卻之意。
他很確信,盛軍即便在此設伏,可用的兵力卻必然不足以對他們形成碾壓……既然如此,殺過去就是了!
雙方對戰至今,凡是活著的人,手上皆沾著對方將士們的鮮血,他們之間不單有戰爭勝敗,更有同袍血仇。這份仇恨壯大著彼此的殺意,人人幾乎都以泄憤的姿態揮刀。
盛軍的戰意出乎了北狄軍的意料。
一場場戰事打下來,他們每每都以為這些盛軍的士氣必然已近衰竭,可下一次對戰時,盛軍爆發出的激昂士氣卻不減反增。
阿史德元利說,這便是玄策軍的戰魂。
此時,涅奴于混亂激烈的戰況中,看著那些身著玄甲的先鋒,視線逐漸鎖定在一道高大驍勇的身影之上。
很快,他下令讓人沖開一條血路,隨后親自帶一支精銳圍殺上前,直逼向那道青年小將所在。
常歲安毫不退縮,揮槍迎上涅奴。
在此之前,他已取過一名北狄部落首領的首級,但眼前之人顯然更加難以對付。
常歲安擅使長槍,交手之下,涅奴眼底漸浮現一抹意外與欣賞之色,同時戰意更熾。
常歲安與之纏斗之際,周圍廝殺而來的北狄軍越來越多,而常歲安身后的盛軍在不斷地落馬倒下,何武虎遠遠看到這邊的情形,暗道一聲:“不好!”
那北狄賊子并非是要與常小將軍單挑過招,而是在準備合圍殺之!
經過這數載的磨礪,常歲安今已非冒進之人,但此處關口狹窄,用以對敵的陣地也并不開闊,無法擺下嚴謹分明的軍陣用以保證將領始終處于中軍之列。雙方一旦廝殺起來,很快便被陷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戰局之中。
而在這樣的戰役中,為壯大士氣,常歲安沒有理由退縮于后。
常歲安已然意識到自己在被逐漸合圍,但他沒有選擇,若此時轉身突圍,只會將后背暴露給涅奴,加快敗亡的速度。
常歲安不是沒想過死,將士們死在戰場上才是常態。
他不懼死,若必須死,他唯一要做的便是帶走更多更強的敵人!
常歲安逐漸殺紅了眼,隨著身邊的同袍一個接著一個倒地,他不僅要應對涅奴的攻殺,還有同時兼顧左右的殺勢。
在常歲安手中的長槍再次將一名北狄軍捅落馬下,還未來得及將長槍完全收回時,一柄側挑而來的長刀,削斷了他的槍桿。
常歲安的手臂也被這道力氣挑起,他眼神一變,左手同時拔出背后的長劍,但下一刻,兩名北狄軍從后側方拿長矛刺向了他身下的馬匹!
戰馬嘶鳴,掙扎狂奔數步后,折腿轟然倒地。
常歲安在地上滾了兩圈,頭上的鳳翅盔摔落,待他持劍拄地,快速起身之時,那些北狄戰馬已迅速向他逼近,戰馬上的北狄人呼喝叫嚷著,持矛揮刀,向他齊齊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