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二部之一的烏隗部,是北狄最古老強盛的部落之一,此次共出兵萬人余,他們的現任首領名喚涅奴,是北狄有名的悍勇之士。
烏隗部這兩年來隱隱已有不愿服從可汗之令的征兆,只因此次攻襲大盛,涅奴才愿意暫時遵從阿史德元利的命令。
久攻不下,損兵折將的挫敗,讓涅奴逐漸對阿史德元利產生了不滿,這不滿逐漸無法被調和,涅奴開始不愿再跟從阿史德元利行軍,受其差遣調用。
除了自己的部落之外,涅奴還糾集了其它幾個小部族,一同脫離了阿史德元利的隊伍。
這幾日,涅奴手下的探查兵發現此處西面關口的防御變得薄弱,于是趁著阿史德元利吸引了盛軍大部分兵力,涅奴當即下令向此處關口發動突襲。
這里的關口更為險峻難攻,但在涅奴看來,他們足有近兩萬鐵騎,足以踏平這處防守薄弱的關口!
涅奴眼中翻騰著戰意,策馬狂奔間,見得關隘便在眼前,舉刀高喊:“殺!”
隨著他一聲令下,其身后高亢的喊殺聲與萬馬一同奔騰而至。
“——咚!咚!咚!咚!”
盛軍急促的戰鼓聲如雨點捶打湖面,蕩開一圈圈波瀾。
在此等候已久的常歲安提槍上馬,震聲大喊:“迎敵!”
他身后的何武虎緊跟著上馬,一雙虎目滿是殺氣:“他爺爺的,這群胡孫果然往此處來了!”
上馬之際,何武虎粗聲道:“弟兄們且隨俺殺敵!今日定叫這些賊子龜孫們有來無回!”
“——殺敵!”
先鋒騎兵們在常歲安的率領下,如潮水般滾滾涌出。
涅奴見勢,很快察覺到了不對。
他身邊的副將也大感意外,拿北狄語道:“……首領,情報似乎有誤!”
這哪里是防守薄弱的樣子,分明是提早設下了伏兵!
在此處設伏,是李歲寧和崔璟與眾軍師商議過后,將計就計之下的安排。
北狄大軍內部的分歧已顯端倪,勢必會有人不愿再聽從阿史德元利的號令,而單獨發動突襲行動——
突襲之前,必有探查,與其被對方打一個措手不及,不如主動示之以弱,將無可避免的敵人引入可控地帶。
但這份“可控”,只是相較于被打一個措手不及的戰況而言,而非代表盛軍一定有取勝的把握。
在此之前,他們并無法精確地預料到對方會發動多少兵馬進行突襲,眼下對面的兩萬之數,無疑是極其兇猛的攻勢。
常歲安也有兩萬兵馬,但其中騎兵僅有七千,這是李歲寧能撥派給他的最大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