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所以讓唐醒冒險前來,而非直接讓身在北狄的眼線傳信給王后,便是因為這樁合作注定不易達成,需要持久反復的談判和游說,這中間所有可能發生的變故,少不得需要由心腹來靈活把控便宜行事。且敵國眼線只該存在于暗處,一旦直接出面與人交涉,便有被全部拔除的可能,多年心血將一夕間付之東流。
提到談判,李歲寧便問唐醒:「那位王后都提了哪些條件?」
「她只讓屬下幫她殺了兩個人,并保證她和公主的安全。」唐醒:「余下的,她想和殿下您當面商議。」
李歲寧:「殺了哪兩個人?」
「一位是王庭護衛統領,死于汗王死后的第三日。」唐醒道:「另一人是北狄的小可汗,死在屬下動身前夕。」
汗王之死讓王庭大亂,混亂之下,有那位王后做他的內應,取此二人性命,便很輕巧了。
唐醒沒什么憐憫之心,哪怕那位小可汗還只是個少年人,爭斗哪里有不殘忍的,人各有命,成王敗寇而已。
「她給屬下的殺人理由是,這二人疑心汗王之死,主張徹查,實在讓她心中害怕。」說到這位王后的說辭,唐醒笑
了笑。
李歲寧亦心照不宣。
至此,汗王死了,他唯一的兒子小可汗死了,阿史那提烈也死了……此一行,倒像是滅門來了。
而北狄王庭的局面,勢必已然大變了。
李歲寧旋即向崔璟問:「照此說來,阿史德元利此時應當已經在趕回的路上了?」
崔璟點頭:「他率一萬騎兵返程,三日內應當便能抵達北狄王庭。」
李歲寧微抬眉:「僅率一萬人馬嗎。」
崔璟:「元利此人很聰明。」
唐醒也認同地點頭,旋即又覺得不太對:「按說阿史德元利返歸北狄,應當早于崔大都督才對……」
早在汗王之死的喪訊被送出王庭之前,那位王后已經提早托他快馬傳密信給她的兄長了——早到什么地步呢,早到她剛答應與他合作,還沒動手實施毒殺呢,就第一時間先托他將信送出去了。
丈夫還沒開始殺,她已經開始報喪。
至于唐醒是如何知道書信內容的,自然是因為他拆看過了——萬一對方使詐怎么辦?他總要先過眼。
這一看卻是叫他忍不住稱奇,那位王后在書信中直截了當地告訴她的兄長,她殺了汗王,處境危險,請阿兄速速歸來,護她們母女周全。
據唐醒所知,這兄妹二人乃是同父異母,元利因有一半漢人血統,并不被族中喜歡,但他這個妹妹,倒是極其信任他,且似乎很能夠拿捏他——比起汗王之死,王后篤信,她的「處境危險」四字,更能夠催促她的兄長歸來。
不過,她這位兄長歸來的腳步,似乎比預料中慢了些,竟慢于崔大都督這么久。
「對啊。」李歲寧也抬頭看向崔璟:「你何故會來得這樣快?」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