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很快有人感到懼怕,太女回來了,一山難容二虎,聽說榮王要登基了?還是已經登基了?總之榮王要做皇帝了,若太女也要做皇帝,必然還要打仗!
有百姓說出這份擔憂,其他百姓立即驚懼萬分,不乏如同驚弓之鳥者,無助地悲哭出聲:「……今年難得有這樣好的雨水啊!」
雨水決定著莊稼的收成。
他們悉心松土播種,眼看著莊稼一日日起來了,心間才剛升起戰戰兢兢的希望,倘若又要打仗,便要再一次眼睜睜地看著戰馬踏毀田地,即便僥幸保下莊稼,辛苦收成之后,必要又要悉數充作軍餉。
到時又要餓死多少人?
他們不讀書不識字,比起最終誰輸誰贏誰做皇帝,他們更在意眼前這幾畝莊稼,這是能決定他們生死存亡的重要大事。
恐懼在人群間蔓延時,村子里的書生從外面回來,手中攥著幾張紙,步履匆匆,大聲說著什么。
眾人聽不仔細,忙都迎上去,焦急地問:「可是又要打仗了!」
「打了!」那書生氣喘吁吁,眼睛卻是晶亮:「已經打完了!」
村民們驚惑連連,什么叫打完了?都沒聽到一點風聲,怎么就打完了?
「這場仗,因有仁者身先士卒,心懷好生之德,故而兵亂只在京師之中!」書生晶亮的眼睛里浮現了一層淚光:「皇太女大勝……天下就要真正太平了!」
周圍頓時變得喧嘩。
那書生神情激動地說起自己聽來的各路消息,包括京中眾文士自發討伐李隱的無畏之舉,而后又展開那封抄寫來的百罪書,也不管鄉親們如何嘈雜,自顧大聲誦讀起來。
確定了消息真偽,百姓們待回過神,一顆心安了下來,才有了唾罵李隱的心情。
至此,人們才知原來那諸多可怕的苦難戰亂,竟有許多乃是罪人李隱所釀。
而在此之前,他們這些飽受摧殘的貧苦者,甚至不具備知曉真相的機會。
「……這上頭還說,先太子原是女子?」一片對李隱的罵聲中,有人出聲問。
「是。」那書生神情篤定地道:「太傅之言,斷不會有錯!」
一片感慨唏噓間,有一群孩子從田間跑回來,都沾了滿身泥,為首的孩子鞋子丟了一只,他的母親一把拽過孩子,當即就要動手揍人,卻被眾人紛紛阻攔。
打孩子再正常不過,平日里不見得有人過問,但今日此時大家的心情都太好了,七嘴八舌地勸說起來。
「天下都要太平了!鐵柱他娘,就饒了鐵柱這回吧!」
「是啊,都不用打仗了,你還打他做啥嘛!」
「不就是一雙鞋,怕啥?回頭拿一副鐵柱的鞋樣子來我家里,我順手給他多做一雙就是了!」
「是啊是啊,別打了……」
那婦人被圍著這樣勸,一時又是臉紅又覺無奈,卻也不禁跟著露出笑容來,也就撒開了孩子。
逃過一劫的鐵柱沒太反應過來,仰著頭好奇地聽著大人們的話,不由心想——太平可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