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店老板娘先是吃了一驚,然后就意味深長說你算是因禍得福了,遇上一個好說話的老板。”
誰家老板能這么通情達理啊,說讓看店就真的半個月不來瞅一眼。現在好多小店招個伙計,那是巴不得伙計給自家的衣服都洗了,一點都看不得人閑。
馬蘭還帶著孩子,平時孩子中午還要回來吃飯。一天的功夫,光是孩子都要照顧不少時間。也虧得這家老板心善,不然帶著孩子的婦女,就算是本地人也難找下這么合心意的工作。
馬蘭剛接受這份工作時候,心里壓根沒想那么多。
這次來蔡州市,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山。對大山外的世界,她總是抱有著深深的不安全感。
別人對她不好,她就縮起來不敢說話。別人對她好,她也懵懵懂懂。
被面店老板娘一說,她才猛然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有多好。
元棠給她弄了煤爐子,雖然說是賣茶葉蛋,但她一日三餐首先就能解決了。
每天早上用自己買的鍋熱點饅頭,就著咸菜,再額外煮一個白煮蛋,讓孩子吃的舒舒服服去上學,她就可以守著店面了。
上午人不多,她把茶葉蛋煮上,趁著有挑擔的菜販子路過買兩把青菜,中午等著女兒放學過來吃飯,吃完了在店后面的水龍頭一洗。
晚上要看天氣,天氣好,就多開一會兒店,中午剩下的菜熱一熱,熬個稀飯。天氣不好,她就帶著女兒回去租的地方,隨便對付幾口。店里的茶葉蛋在晚上學生們放學那會兒就能賣光,一賣光,她就能回去歇著。
能不下地,不喂牲口,不干農活,馬蘭覺得這簡直就是夢里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于是在元棠回去白縣后,她才后知后覺的感恩起來。
守店的日子輕松,馬蘭念及元棠這么幫助自己,就想給元棠織件毛衣,后來發現毛線太貴,元棠給她預支的半月工錢不夠,于是她退而求其次,想著織一個帽子。
如今帽子剛開了個頭,元棠回來了。
她又生怕元棠誤會自己干私活,想要解釋又口笨,只能滿臉的惶恐。
元棠倒是沒管這些,她隨口應一聲“沒事,咱門口裝著風鈴呢,有人進來就響了。”
門口裝風鈴這個巧宗還是元棠進貨時候想起來的,這次進的一批貨里有形色各異的風鈴。她進貨時候周紅霞還勸她,說這是新品,還不曉得能不能賣出去呢,勸她不要進那么多。元棠十分篤定的進了幾百串。
就跟蝴蝶發卡一樣,風鈴也是一代人的記憶了。風靡一時的玻璃風鈴,還有那種用彩帶紙疊起來的紙風鈴,貝殼風鈴,能上發條的風鈴妥妥的能賣。
果然她進了風鈴回來,就立刻有人捧場,不光是年輕女孩喜歡,還有些商戶也來買。都是看著元棠把風鈴裝門口,一進人就響,這多好啊。既能裝飾店里,又能當個警示鈴。
元棠在店里繞了一圈,對這兩周的銷貨數量心里有了數。
等到馬蘭送上賬本,她大致一看就更滿意。
馬蘭固然有些看店上的缺點,比如不太會應付講價,不怎么會招攬客人。但她的賬目卻是清清楚楚的。就連每天雞蛋的消耗都記得很明白。
元棠把賬本塞包里,只說自己拿回去看,讓馬蘭不要守店了,趕緊下班。
臨走前她又想了想,指著王薇趴著的桌子說道“這個桌子太低了,明天我找人換了。你把桌子換到窗戶這邊來。”
王薇看書縮著身子不說,還在屋里最里面,光線也不好。
元棠心想,別再早早的給小姑娘看出個近視來,配眼鏡也好貴的呢。
從自己的店出去,元棠和胡燕去吃了小籠包,就著玉米粥吃包子,吃完兩個人推著自行車回去,路上又買了一兜子葡萄。
到了胡燕的租屋,兩個人洗了葡萄坐在床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