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瑤抱著他的脖子,小聲道“把你幾個月的補貼都花出去。”
雖然顧呈不在家,補貼會高很多,但是寧愿他在家里。
到了年底,秦瑤的月份越來越大,肚子也越來越大,她媽沈桂香提前打電話說要過來,守著她生產,伺候她坐月子。
沈桂香原本有工作,是工廠的工人,這會兒把工作換給了兒媳,自己光榮地提前退休了,盡管每個月退休金遠不如曾經的工資,大哥、二哥和四哥每個月都會給父母一小筆養老錢,哪怕一家子給個幾塊,加起來不少了,再加上老爹秦傳榮平日里還有很多外快,老兩口日子過得舒爽。
沈桂香南下,一是為了守著自家小閨女生產,二是為了見一見謝紅霓。
三兒子主動下鄉,全家人都覺得對不起他,都能理解他的犧牲,這個兒子找了個媳婦兒,沈桂香總要過來看看,給新兒媳送些見面禮。
除了這些正當理由,沈桂香自己也想南下過冬,去見識見識海島風情。
找街道開了探親介紹信,沈桂香當年十二月坐火車南下,一路坐船顛簸到島上,秦三哥和謝紅霓去接她,先在農場里待了一天,才到家屬院見秦瑤。
沈桂香見到小女兒,眼眶登時紅了,去年過年前送女兒出嫁,現在自家閨女都要當媽了,她既高興又感傷,在親媽的眼里,自家閨女還是個小姑娘呢。
“瑤瑤,在島上過得怎么樣”
秦瑤笑了“媽,你看我這樣,就知道我過得好不好了。”
秦瑤懷了孕,不出意外的,她又“豐腴”了起來,不僅肚子大了,全身也肉乎乎的,身上透著一股圓潤好氣色的肉感。
看來這個好感度系統也判定,目前的她需要多些脂肪,才是身體最好的狀態。
顧呈特稀罕她這個樣子,夜里把她抱在懷里,一會兒捏捏這里,一會兒捏捏那里。
母女重逢,寒暄了大半天,沈桂香問起秦瑤“聽你哥說,你還寫書啦”
女兒以前的成績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她數理化不行,語文成績倒是跟大多數小姑娘一樣,排在班里的前十名。
秦瑤沒趕上一個好時候,她讀中學的時候,學習已經不好好上課了,沈桂香怕自家女兒還沒自己當年學得多。
她現在還能寫書
“是啊,媽,你要不要看看”
沈桂香點點頭,秦瑤把自己的手稿遞給沈桂香,沈桂香看了幾頁,心下的震驚少了,“你寫的都是大白
話,我也看得懂。”
沈桂香這代人,看的文學作品大多是民國時候文人的作品,以及各種外國文學翻譯作品,里面的句子,常常讓人覺得復雜且拗口。
女兒秦瑤書寫的作品,第一個特點是“流暢”,換另一個形容,就是“大白話”。
沈桂香沒什么文學鑒賞能力,在她看來,這樣的大白話,果然是“沒什么文學底蘊”。
秦瑤哭笑不得,她故意用大白話寫的,怎么倒還成顯得她“沒文化”的缺點啦。
她創作這本書的時候,也確實沒去想什么深刻的文學性,而是創作了一個很精彩的故事。
也怪不得電影制片廠會看中。
沈桂香看了幾頁,漸漸地看入了神,秦瑤的故事埋了很多懸念,一環扣一環,深深吸引人看下去,在最關鍵的情節點上,更是令人拍案叫絕。